幽靈當事人?「罷吳四騎士」賴苡任不認罪:要求檢傳喚「不詳之人」
臺北地院審理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等人涉罷免連署不實案今開庭,黃呂等4名黨工認罪,藍罷團「罷吳四騎士」之一的賴苡任不認罪。賴表示,檢察官控訴他指導「不詳之人」抄名冊,強力要求檢察官聲請傳喚這個「不詳之人」。
全案起訴5人、3人在押,法官今依序審理黃呂錦茹、國民黨臺北市黨部書記長初文卿、國民黨臺北市黨部總幹事姚富文、國民黨臺北市第四區黨部執行長陳奎勳,並傳喚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的「藍罷團」召集人賴苡任。
賴苡任不認罪。賴表示,檢察官把黃呂錦茹有羈押原因怪罪於他,事實上,他今年2月5日晚上去市黨部時,根本沒人提到「黨員名冊」4個字,無論是客觀上他沒聽到或主觀上他的認知「都沒有」,更重要的是,當晚都沒聽到要抄名冊,如果有一定反對。
賴苡任說,他當時已有在街頭連署到1500份抄寫來的提議人名冊,於當下理解是「將A謄寫到B」,街頭連署的領銜人欄爲空白,連署人主要是想罷吳思瑤,所以不管領銜人是誰,他根本不知市黨部如何運作,2月7日時認識黨部纔不到20天,至始自終都沒有想到會有抄黨員名冊的事。
賴還說,檢方指控他指導「不詳之人」抄寫,但他絕對沒有,他去黨部都是去處理輿情,沒有和黨工有犯意聯絡,並聲請傳喚藍罷團獲緩起訴的劉思吟、林叡、滿志剛以及15名緩起訴的黨工,並要求檢察官證明「不詳之人」,對於檢方以他要調查證據爲由認爲黃呂有羈押的原原因,感到非常遺憾。
賴苡任的辯護人說,賴參與罷免與黨部是理念結合、不是犯罪結合,罷團的年輕人也與黨部不是共犯結構;賴已有1505份提議人名冊,大可交給黨部提高連署正確率,事發後,黨部提供一份類似教戰守則的「文書僞造侵犯個資相關回應」,藍罷團人的手裡也沒有。
依檢方起訴書,黃呂錦茹爲免臺北市議員鍾小平搶先申請罷免民進黨吳沛憶,召集黨員及志工2天內共僞造5211份「雙吳」吳思瑤、吳沛憶的罷免提議書,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僞造文書罪。
檢方表示,「藍罷團」所僞造的提議人名冊按裡分類造冊、裝箱,黃呂全程在場監督,吳沛憶罷免提議部分僞造2537份,僞造比率96.2%,吳思瑤罷免提議部分僞造2674份,僞造比率則則是94.18%。
不實罷免連署案共起訴5名被告,其中3人目前仍在押。法院安排全天審理庭期,下午傳喚第四區黨部執行長陳奎勳,以及主導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行動的「藍罷團」召集人賴苡任(右)。記者葉信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