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包裹詐騙財損高達14.5億 交通部祭「防制手段」降受騙風險

網路購物詐騙和「幽靈包裹」情況猖獗,去年民衆財損高達14.5億元,網購詐騙也在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中,列爲受理件數第一名,雖政府祭阻詐機制,但審計部報告指出,爭議跨境包裹未建立高風險寄件人追蹤查察機制、物流快遞業者對爭議包裹退款機制有欠完備,導致無法有效打詐,目前僅5家貨運業者有爭議包裹退款機制,但仍有高達30家無公開退款資訊。

根據警政署統計,去年假網拍詐騙案高達1萬7010件,雖破獲7715件,但破獲率僅45.36%,造成民衆財損高達14億4975萬元,另假郵件(包裹)招領詐騙370件,損失金額達511萬元。

根據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上述詐騙案件蒐證困難,且多屬跨境運作,即使民衆透過165專線或警方報案,也因證據不足或尚未造成財損,常遭檢警以「不構成刑事案件」爲由無法立案偵查。實務上多隻能建議民衆自行退貨退款,難以真正阻斷詐騙包裹流通。

報告指出,由於目前多數詐騙以「一頁式購物網站」或「貨到付款」方式誘騙消費者,但因政府尚未建立高風險寄件人追蹤與查察機制,僅依賴民衆自行辨識可疑包裹、拒收退貨,無法有效遏止詐騙重複發生,部分「幽靈包裹」甚至仍氾濫於貨運物流體系。

審計部調查發現,目前僅有5家貨運業者針對爭議包裹有建立退款機制,但仍有30家雖提供代收貨款服務,卻未公開相關資訊,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另外,有20家營運範圍涵蓋物流、快遞或貨物承攬的非轄管業者,也未被納入政府現行政策輔導對象,此舉不利於保障民衆退貨權益。

審計部強調,政府應積極督導所有業者建立公開透明的退貨退款制度,並將其納入主管機關的考覈指標,以提升整體防詐成效。

交通部表示,已要求公路局持續督促轄管貨運業者,針對經常出現退貨爭議的託運人,研議提高退貨手續費或停止託運機制,以降低民衆受騙風險。

公路局迴應,轄管的貨運業者目前有新竹物流、統一速達、臺灣宅配通、臺灣順豐、嘉裡大榮5家業者有辦理境外包裹代收貨款服務,已督導要求業者建立境外爭議包裹退貨退款機制,民衆遇境外包裹代收貨款爭議詐騙案件時,於收受包裹後7天內向貨運業者反映,可無條件辦理退貨退款。

針對研議針對經常性遭退貨爭議包裹的託運人,建立停止託運或提高退貨手續費等機制,公路局表示,因涉及運送方與託運方雙方約定契約,將蒐集各貨運業者意見,據以研議建立相關機制,提升防堵成效。

網路購物詐騙和「幽靈包裹」情況猖獗,去年民衆財損高達14.5億元。有新北市女子收到詐騙集團「幽靈包裹」 ,打開竟是情趣潤滑液。記者廖炳棋/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