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少了VS消費多了:菲律賓入境遊是“虛胖”還是“精瘦”?

【文/觀察者網 鄧軍 編輯/趙乾坤】

隨着菲律賓入境遊表現不及預期,菲律賓人開始反思:“爲什麼(菲律賓)不是東盟的優先旅遊目的地了?”

據《南華早報》報道,近期外國社交媒體上一篇“哀嘆菲律賓在東南亞國家入境遊客人數排名第七”的網帖,引發了很多菲律賓人對該國旅遊業的廣泛反思,許多聲音將問題歸咎於國家基礎設施薄弱和交通不便。

該網帖援引越南旅遊情報公司Outbox Company的數據稱,據其統計,2025年前四個月,菲律賓僅吸引了210萬外國遊客,而東南亞國家接待的外國遊客總數爲4850萬人次。其中,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接待外國遊客數量分別爲1340萬人次、1209萬人次、767萬人次。

對比之下,2024年東南亞地區旅遊業整體復甦勢頭顯著。區域內各國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

泰國:全年接待外國遊客3554萬人次,旅遊收入超過1.67萬億泰銖(約合3681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8%;

越南:全年接待外國遊客175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840萬億越南盾(約合2303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約爲6%至8%;

馬來西亞:全年旅遊收入達到223.43億美元(約合1601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約爲6.5%至7%;

印度尼西亞:全年接待外國遊客1390萬人次,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約爲4.5%;

新加坡:全年接待外國遊客1650萬人次,旅遊收入接近290億新加坡元(約合1630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約爲4%;

菲律賓:全年接待外國遊客人數爲59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7605億比索(約合966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約爲6%;

柬埔寨:全年接待外國遊客670萬人次,旅遊收入爲36.3億美元(約合260億元人民幣),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率爲9.4%。

報道稱,菲律賓的排名(第七)與其作爲著名海島旅遊目的地的聲譽形成了強烈反差。這個以長灘島和巴拉望島等屢登全球旅遊榜單的海島目的地而聞名的國家深受觸動——就在2024年,長灘島還在世界旅遊獎上被評爲“世界領先的豪華島嶼目的地”。

菲律賓大學亞洲旅遊研究所教授Edieser dela Santa表示:“這可能讓許多菲律賓人感到震驚,因爲我們曾經領先於包括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在內的一些東盟鄰國。現在,就連旅遊業發展起步較晚的柬埔寨也讓我們黯然失色。”“菲律賓人可能會對2024年入境遊的數字遠低於政府爲該年設定的770萬目標感到震驚。”

網帖作者更直接提出質疑:“菲律賓擁有令人驚歎的海灘、充滿活力的文化、令人垂涎的美食,以及最熱情的當地人。爲什麼(國際)遊客仍然選擇泰國、越南和巴厘島而不是我們呢?”

有菲律賓網友迴應稱,儘管近期菲律賓的入境遊消費支出和平均停留時間有所增加,但“小小的進步並不能掩蓋一個更大的事實:菲律賓仍然不是東盟的首選目的地”。還有網友表示,菲律賓欠佳的交通基礎設施和交通不便導致旅遊體驗並不舒適。

報道提及,其他社交媒體平臺的用戶也有類似感受,並抱怨菲律賓高昂的旅遊消費價格和交通不便。有用戶表示:“菲律賓可能有不錯的海灘、美食、微笑和人民,但我們缺乏基礎設施、道路和機場,而且交通問題頻發。最重要的是價格!如果你是遊客,去菲律賓旅遊成本很高。”還有用戶表示:“菲律賓的旅遊業從一開始就很難吸引(外國)遊客,更何況,對於非菲律賓人來說,去其他國家旅行不僅方便而且更便宜。”

在主要客源市場方面,菲律賓旅遊部發布數據顯示,韓國是菲律賓入境遊最大的客源國,但今年前4個月,僅有468337名韓國遊客訪問菲律賓,比2024年同期減少18%。與此同時,中國遊客數量也大幅下降——2024年僅有30萬人次的中國遊客到訪菲律賓,遠低於菲律賓旅遊部設定的200萬目標;今年1月至3月,中國是菲律賓第六大遊客來源國,共有73013人次中國遊客入境菲律賓。

《南華早報》的分析稱,中韓遊客數量下降與菲律賓的安全問題等有關。在菲中國公民和機構仍面臨嚴峻的安全環境和複雜的執法環境。

菲律賓旅遊部長克里斯蒂娜·加西亞·弗拉斯科則表示,“由於面向中國市場的菲律賓電子簽證申請被暫停,這與我們東盟鄰國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最終影響了中國遊客入境規模,這是始料未及的。”

不過,也有觀察人士認爲,菲律賓的入境遊表現不能只把外國遊客數量作爲衡量的唯一指標。

《亞洲週刊》援引亞洲管理研究所執行董事、旅遊研究員Eylla Gutierrez的觀點稱,遊客數量並非入境遊市場的全貌,關注入境旅遊收入和遊客創造的整體價值同樣重要。Gutierrez指出,菲律賓2024年的旅遊收入達到7600億菲律賓比索(約合965億元人民幣)的“歷史最高水平”,這表明,入境遊支出增加或許預示着轉向更高價值、更可持續的旅遊業模式。

Edieser dela Santa也認爲,這種向高價值旅遊的轉變將有助於避免2018年長灘島因遊客過多引發環境問題而被迫暫時關閉的事件重演。

Gutierrez強調,改善菲律賓的入境遊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包括加強基礎設施和交通連通性,提升目的地管理,投資新科技,並確保社區從旅遊業發展中受益並參與其中。“包容性增長必須始終是旅遊業的核心,確保利益不僅惠及遊客,也惠及接待他們的菲律賓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