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開得通、走得了”轉向“留得住、通得好” 川渝省際公交標準化規範正式發佈
人民網成都3月28日電 (記者郭瑩)由四川省、重慶市兩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聯合組織編制的區域地方標準《川渝省際毗鄰地區公交運營服務規範》(以下簡稱“標準”)正式發佈,至此,川渝省際公交正式駛入“標準化+”快車道。
自首條省際公交開通以來,川渝兩地已累計開行25條省際公交線路,日均客流達1.1萬人次,“1小時生活圈”逐漸從規劃圖景變爲民生實景。標準通過推進川渝毗鄰市(區、縣)間的公交服務標準化與一體化發展,實現資源配置優化,數智化技術推廣,推動川渝省際公交由“開得通、走得了”向“留得住、通得好”轉變。
記者瞭解到,此前,該標準已經在兩地合作單位率先試點應用,通過實施票價普惠政策、優化購票流程、推行公交一卡通互刷互認、規範運營服務等一系列措施,成功推動川渝間多條省際公交線路的優化升級,使出行成本降低40%,通勤時間縮短60%,單條線路日均客流量增長300%,區域公共交通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有效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發佈的標準針對川渝複雜的山地地形,規範細化了線路安全技術標準,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強化運營調度和安全管理;以低碳發展爲核心理念,大力推廣使用節能環保車輛,強調優化資源利用以及綠色交通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兼顧通達性與節能高效;突出公交公益屬性,兼顧成本監審與現行價格水平銜接的基礎上,規範川渝省際毗鄰地區公交票價,讓跨省通勤更便捷、更惠民。
隨着規範的全面落地實施,川渝兩地省際公交運營服務將邁向標準化、協同化新階段,實現從“局部試點”到“全域貫通”的跨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