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陸依法保障外企權益

熱門話題

爲持續吸引外資,優化營商環境,大陸最高人民法院在《外商投資法》施行5週年之際,發佈首批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典型案例。大陸最高人民法院也強調,除要規範外企高管行爲,也要依法保障外企的合法權益。

中新網報導,外商投資是參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推動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外商投資法》施行5週年之際,最高人民法院發佈首批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典型案例。彰顯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促進持續提升外商投資信心的重要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指出,要規範外商投資企業高管行爲,依法爲遭受損害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救濟。外商投資企業作爲公司法規定的市場主體之一,其高管人員的行爲同樣應受該規定的約束。

其次,依法確定準據法,正確查明和適用域外法律解決爭議。外商投資企業糾紛涉及的法律關係除中外合資經營合約關係、中外合作經營合約關係、股東與外商投資企業之間的關係外,往往還涉及外方股東與其任命董事之間的關係,根據大陸《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應當針對不同的涉外民事關係,依照法律適用規範的指引,分別確定應當適用的準據法。對於需要適用域外法律的,應通過適當途徑準確查明並正確適用該域外法律。

此外,依法運用行爲保全令,爲外國投資者提供及時充分的司法保護。爲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保證今後判決或裁定得以順利執行,避免造成損失或損失擴大,2012年大陸《民事訴訟法》修改時確立行爲保全制度。根據這一制度規定,人民法院可以在訴訟前或訴訟過程中,責令另一方當事人作出一定行爲或禁止其作出一定行爲。

要充分運用法治手段,在法律框架內尋找案件處理的最佳方案。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人民法院在審理外商投資企業糾紛時,結合外商投資企業經營實際情況,適時行使釋明權,促推當事人作出更有利於問題妥善解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