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光明電廠釀奪命災難 環團提10理由反對開發

爲打造抽蓄水力發電機組,臺電擬在臺中市推動「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劃」,今天送入環境部進行環評初審,環團會前到環境部大門前舉辦記者會反對開發。(蔡佩珈攝)

爲打造抽蓄水力發電機組,臺電擬在臺中市推動「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劃」,今天送入環境部進行環評初審,環團會前到環境部大門前舉辦記者會反對開發,指出臺電爲了這項高達600億的工程,將炸山挖隧道,擔憂當地質破碎脆弱,將加劇山崩地滑,擔憂未來遭逢極端降雨將摧毀沿線電廠,並釀成奪命災難,要求臺電加開說明會,審查過程應納入地質生態及風險評估專家。

多個環團今天到環境部大門前舉起「德基~谷關地質破碎脆弱,豈能炸山挖隧道蓋電廠?加劇山崩地滑奪命災難」布條,並提出10個理由反對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計劃,包含山體不堪鑽炸開挖、極端降雨將引發土石流、下游居民承受災難、排擠下游用水、臺灣黑熊及野生動物調查不足等。

臺灣生態學會顧問暨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學術委員張豐年指出,由於中橫、各水庫、電廠開發所需鑽炸,梨山至谷關段易山崩地滑,921地震、桃芝、敏督利颱風後各種復建工事使其更爲鬆動,迄今臺8甲線多處明隧道險象環生,光明電廠開發案鑽炸主在山體內且規模特大,擾動更爲加重,加上梨山順向坡出現地滑,連帶德基壩遭浪濤衝擊致潰決,整個大甲溪流域恐毀於一旦。此外,921地震後大甲溪諸電廠遭溢淹損毀,即便歷經復建,庫淤問題迄今未解,一旦強行興建光明抽蓄電廠,災變恐更加嚴重。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則表示,2003年敏督利風災1.2億立方公尺土石流,造成大甲溪青山電廠全毀、谷關房舍遭淹沒,大甲溪溪牀也上升了20、30公尺,如今極端氣候暴雨更常出現,光明電廠不該興建,環評委員應爲環境把關,不能通過這個索命工程,政府若執意要蓋,未來遭遇豪大雨必定崩潰,在環評審查過程中,臺電應提出避免億萬級社會損失的方案。

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執行長徐宛鈴表示,根據2022年環評結論,因發現該案鄰近稀有種、特有種植物,以及臺灣黑熊、熊鷹、黃魚鴞、鬆雀鷹、臺灣藍鵲等多種保育類野生動物,被認爲應二階環評,後續範疇界定,也將地形、地質、邊坡穩定、地震、斷層、生態列爲重要評估項目,本屆環委多爲環工背景,要如何把關?呼籲聘請專業領域人士召開專家會議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