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蕩犬禁餵食入法呼聲高 動團反彈「未正面說明」揚言連3天抗議

日前傳出農業部研擬將「禁止餵食流浪犬貓」入法管制,隨即引發正反方民衆關注,而動保團體也於今(26)日集結於農業部前抗議禁餵食、落實安樂死等。(鄧博仁攝)

日前傳出農業部研擬將「禁止餵食流浪犬貓」入法管制,隨即引發正反方民衆關注,而動保團體也於今(26)日集結於農業部前抗議禁餵食、落實安樂死等,後續農業部動保司也出面說明「目前農業部未有管制餵食考量,一切修法皆需經社會討論、凝聚社會共識後纔可能有後續」,然而動團並不埋單,甚至認爲未獲正面迴應,揚言在農業部前待3天抗議。

據瞭解,日前高雄傳出梅花鹿、老翁遭遊蕩犬咬死案件,因此遊蕩犬處置議題再度躍上臺面,支持禁喂團體認爲,任意餵食將造成遊蕩犬隻聚集滋生,並攻擊人類級野生動物,而反對團體則表示,合理餵食不只是尊重生命的體現,亦可降低遊蕩犬對人類戒心,提升捕捉絕育成功率。

動保團體成員26日在農業部外舉行抗議行動,高舉標語,激烈喊話反對「禁喂流浪犬貓」政策,呼籲政府正視源頭管理,勿將責任推給餵養志工。(鄧博仁攝)

動保團體表示,餵食並非問題的根源,而是現行管理措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許多志工仰賴固定餵食點,才能進行誘捕、絕育(TNR)與健康監測,若全面禁止餵食,志工根本抓不到浪貓狗,TNR工作難以落實,社區犬貓數量反而會快速增加,導致人犬衝突和野生動物受威脅的情況更加惡化。

保團體警告,禁止餵食將促使流浪狗失去穩定食物來源,逐漸野化成野狗,形成更難管理的族羣。野化犬羣不僅對人類社區造成潛在威脅,也可能捕食或驚擾野生動物,對生態造成更大沖擊,換言之,政策本意是保護野生動物,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

動保司迴應,目前絕對沒有「管制餵食」的修法方向,所有法規處理都需要凝聚社會共識,加強溝通後再審慎評估;然而此迴應動團認爲僅是「打太極、迴避問題」,而本活動發起人黃泰山更因此揚言,要在農業部前待3天,直到獲正面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