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型航空燃料 讓廚餘飛向天空
臺灣每天製造2,000多公噸廚餘,每年總計約達77萬至79萬公噸,主要來自家庭與餐廳。過去去化的管道主要是堆肥或養豬,如今受到非洲豬瘟影響,廚餘養豬受限,改爲焚燒或掩埋,但也帶來處理的壓力。
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日前表示,國內許多廚餘沒有去處,拿來餵豬,但也成爲非洲豬瘟的傳染源。全球創能科技執行長黃介平表示,將生廚餘堆肥,熟廚餘養豬的方式,因豬瘟疫情而受限。部分縣市禁止廚餘養豬,廚餘若全部轉往焚化爐或掩埋場,將增加焚化爐的負擔,加速設備腐蝕、影響燃燒效率及增加污染物排放。
全球創能科技執行長黃介平。全球創能/提供
黃介平表示,未來廚餘處理方式必須改變,將廚餘轉化爲永續型航空燃料(SAF;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在技術上可行,瑞典永續科技 (SWESTEP)正是此領域的翹楚,全球創能則是SWESTEP臺灣總代理。環境部研議能源化再利用,推動《資源循環推動法》來升級廚餘技術,將廚餘轉化爲能資源。
永續型航空燃料是從植物、植物種子、食用廢油等材料所重新制造的燃油。不同於以原油提煉的燃油,可大量減少二氧化碳等排放氣體,被認爲是新世代燃料。黃介平說,飛機產生的二氧化碳佔總量2~3%,SAF可減少約八成溫室氣體,可說是夢幻的燃油。
歐美在SAF的製造與使用進程比亞洲快,2009年日本航空創亞洲首例,利用SAF進行實驗飛行,2021年起,固定航班已採用SAF。日航與全日空都表示,未來SAF是不可或缺的燃料。
元宇生技公司工廠。全球創能/提供
黃介平透露,SWESTEP在臺灣已啓動永續航空燃料SAF與綠電 Green Power新計劃,與航空、航運及能源領域的大型國際公司進行對話。此外,生產竹製傢俱的元宇生技,也有意採用SWESTEP的技術,將竹材廢棄物轉化爲SAF,將成爲全球第一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