壅塞看不到未來、人力流失、給付制度 3因素推走急診醫
近日因爲急診病患塞爆引發醫護人員嚴重短缺的爭論,圖爲醫院急診室。記者陳正興/攝影
今年起急診壅塞狀況前所未有,醫護人員流失是原因之一。部立桃園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鍾亢表示,急診大環境下離開多是年輕以及中生代以下醫師,面對壅塞遲未解決,看不到未來;加上護理師不足愈做愈累,加上健保制度讓給付分配不公,最後乾脆離開自行開業,或是前往基層診所。
8年前長庚因爲經營管理方式,急診醫師出現一波離職潮;雖然時空背景不同,當今整體急診體系都面臨留人挑戰。當時接任林口長庚急診醫學部主任、現任臺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說,問題已經過去,現在護理人員不足,造成急診壅塞。
鍾亢是當時離開急診的醫師之一,他表示,當時是單一醫院管理的問題,但現在是急診大環境都面臨挑戰。以急診醫師角度來看,壅塞在未來看起來遲遲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年輕、中生代有家庭照顧壓力下,更是加劇離開推力。
再者,鍾亢說,急診重視團隊,急重症病人需要團隊,醫師就算是領導角色,少了其他人也難以發揮,現在護理師離去,人力不足,運作不順暢,醫師愈做愈累。
第三,醫療體系資源分配問題。鍾亢說,急診醫師有過處理急重症經驗,出去開業遊刃有餘,不僅疲勞大減,還不用輪班,薪資跟在醫院差不多,甚至更好,再再都成了把急診醫師推走的推力。
鍾亢表示,要改變現況最重要還是經費介入,一來是提高部分負擔或是健保費,但牽動民生議題敏感,否則只能靠預算撥補,讓健保在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提升,改善環境;不然,醫護人員流失的狀況只會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