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公開反腐 力求重塑供應鏈體系

中經記者 鍾楚涵 孫吉正 上海報道

近日,永輝超市發佈公開信,表示要建設陽光供應鏈,向腐敗和潛規則宣戰。在供應商入駐方面,拒絕“走後門”“潛規則”。在財務結算方面,要“不拖、不卡、不刁難”。

永輝超市對於供應鏈的調整此前已有跡象。名創優品收購永輝超市之後,名創優品創始人、永輝超市改革領導小組組長葉國富就曾經表示,中間商層層加價的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下市場,希望與供應商破除博弈關係,同時產生共生關係,一起爲用戶創造價值。

連鎖經營產業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過去的KA模式(Key Account,關鍵客戶模式)下,供應商通過支付費用獲得進入商超的機會。這會導致賣場中大量的商品並不是顧客真正所需要的。同時這些產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力也不強。這些問題是導致永輝超市發動供應鏈變革最核心的原因。”

公開反腐

7月7日,永輝超市發佈《永輝超市致供應商夥伴的一封信》,表示要建設陽光供應鏈,向腐敗和潛規則宣戰。永輝超市方面同時表示,任何形式的貪腐、舞弊行爲,最終都會轉嫁爲供應鏈成本,損害合作雙方的利益。

具體而言,在供應商入駐方面,拒絕“走後門”“潛規則”,禁止任何員工(包括管理層)私自推薦供應商。並且在與供應商的合作上,在註冊、洽談、合同簽訂方面全程線上化,杜絕人爲干預。在財務結算方面,要“不拖、不卡、不刁難”,嚴格按照合同約定賬期及系統流程,確保付款及時、準確。同時,設立供應商財務結算專線,24小時內響應需求。

實際上,永輝超市的供應鏈改革,從此前的供應鏈大會就可以窺探一二。彼時葉國富表示,堅決反對換一個採購換一批供應商。“這讓供應商非常沒有安全感,被逼的去送錢、腐敗。”

文志宏告訴記者:“在過去,永輝超市的供應鏈體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腐敗現象,這最終還是由企業和顧客來買單。舉個例子,某商品的進貨價本來只有1元,由於企業採購體系裡的人收受了賄賂,進貨價可能就由1元變成了1.2元,那麼這個價格還是會由消費者來支付。在此背景下,顧客和消費者會覺得商品不便宜、沒有競爭力。”

零售行業人士張強(化名)向記者表示:“實際上,永輝超市信中所指也是行業多年來的潛規則。很多零售企業都是默許採購撈油水的,因此對採購的待遇也給的不高。同時,採購也會看重這部分利益,私下和供應商進行交易。”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向記者指出:“尤其在生鮮品類採購中,由於其非標準化、高專業性及價格波動性,採購人員有較大自主選擇權,易滋生腐敗。這不僅導致採購成本虛高、商品品質受損,更影響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但同時,永輝超市在進行供應鏈反腐方面也面臨挑戰。對此,文志宏表示:“反腐所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在利益問題上,反腐不僅涉及到採購人員的利益,也涉及到部分供應商的利益,永輝超市需要處理好這些問題。其次,反腐需要永輝超市在採購體系、供應鏈體系的組織架構上進行調整,同時也需要永輝超市加大對於供應鏈反腐的監察、管理的力度。”

持續進行供應鏈變革

在張強看來,永輝超市目前高調反腐也與業績不理想有關。“由於企業層面沒有了利潤,就只能向團隊要利益。”根據Wind數據,2021年至2024年,永輝超市分別實現營收910.62億元、900.91億元、786.42億元、675.74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29%、1.07%、12.71%、14.0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39.44億元、-27.63億元、-13.29億元、-14.65億元。

2024年6月起,永輝超市開始進行學習胖東來模式的調改。根據永輝超市的公開信,截至7月7日,永輝超市在全國已經完成128家門店的調改。根據永輝超市方面提供的資料,預計到今年9月30日,全國調改店達到200家。

根據記者此前瞭解,永輝超市的調改涉及到商品、供應鏈、人力資源管理等多方面。永輝超市公告顯示,6月25日曾鳳榮因工作調動原因辭去副總裁職務。同時,聘任佘鹹平爲副總裁兼首席產品官。公開資料顯示,佘鹹平曾供職於沃爾瑪山姆會員店、阿里巴巴盒馬鮮生、大潤發,擁有豐富的零售採購經驗。近一年來,“永輝系”多位“老將”或被免、或調崗,原副總裁彭華生、吳光旺、林建華等陸續下臺,新聘任林紅東、王守誠、吳凱之、甘旺亨爲新副總裁。

在商品結構的調整上,在引入胖東來商品的同時不斷開發自有品牌產品。根據公衆號“永輝同道”的內容,在5月底開業的9家調改店中,調改後商品結構接近胖東來標準的80%;烘焙、熟食等鮮食品類佔比從原來的不到5%提升至20%左右。在人力資源上,採用縮短工作時間、增加薪酬福利等方式向員工提供價值。

在供應鏈方面,在此前的供應鏈大會上,葉國富表示:“在今天這個非常透明的時代,中間商的層層加價已經不適合當下的發展了,我們要採用裸價直採,後臺費用、條碼費、進場費、上架費等費用,今天永輝全砍掉。”葉國富同時表示,希望與供應商破除博弈關係,同時產生共生關係,跟所有核心供應商一起爲用戶創造價值。

除此之外,葉國富還提出,要聚焦核心供應商。葉國富認爲,大量的中小型供應商無法做好品質,而核心供應商有四個好處:一是有產品研發能力;二是有品質保障能力;三是有價格優勢;四是有反腐敗能力。葉國富還指出,核心供應商對於產品研發能力和對產品的認知遠大於永輝團隊對於產品的認知。比如在某一個細分產品,其對於品質的追求、對成分的理解遠遠高於永輝團隊。所以要聚焦核心大供應商,砍掉大量小的供應商。

對於未來零售企業和供應鏈之間的關係,文志宏認爲:“零售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共贏,零售企業和供應鏈共同面向消費者去提供最具性價比、高品質的商品。同時,雙方並不是在博弈,而是協同、合作的關係,纔可能從供應鏈到零售企業再到顧客的各個環節良性運作。”

賴陽表示:“整體而言,零售企業與供應鏈的關係已從基於價格的短期交易,向戰略合作與價值共創轉變。信息技術使得供應鏈各環節趨於透明,促使企業從粗放式管理邁向效率與成本的精細化管理。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實現採購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化,減少人爲尋租空間,並通過數據共享和平臺整合,建立起更具韌性、更強調互信和共同責任的供應鏈生態,從而提升企業整體的市場響應速度與核心競爭力。”

(編輯:劉旺 審覈:孫吉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