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銀行以公平待客為本,用金融友善圈粉多元族羣
在金融講求效率與數據的世界裡,卻有一家銀行選擇用「溫度」重新定義金融服務。對永豐銀行而言,「金融友善」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態度。它代表着:無論是中高齡、身心障礙者、新住民或年輕人,每一位走進分行、打開APP的客戶,都能感受到被理解與尊重。
這份承諾也讓永豐銀行近年榮獲《FinanceAsia》「臺灣最佳普惠金融銀行」、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家永續發展獎」、金管會「2024公平待客原則評覈前25%銀行業者」及「最佳進步獎」等多項肯定。榮耀背後,展現的正是友善金融的軟實力。
永豐銀行近年榮獲《FinanceAsia》「臺灣最佳普惠金融銀行」、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家永續發展獎」、金管會「2024公平待客原則評覈前25%銀行業者」及「最佳進步獎」等多項肯定。 圖/永豐銀行提供
從上而下,把「待客如親」落實到細節
一間銀行,如何營造友善服務文化,甚至成爲企業的靈魂?永豐設立「公平待客推動委員會」,並邀請獨立董事參與,從制度上保障弱勢族羣的權益。更難得的是,董事與高階主管親自參與內部論壇,推動防詐與友善金融理念,並導入「神秘客」訪查機制,從客戶視角持續優化服務流程與精進友善服務,讓「同理心」不只是服務口號,而是全體同仁的共識。
有同仁分享,某次因客戶家人發生意外導致全身性癱瘓受監護宣告,客戶爲了妥善照顧家人往後的生活,希望辦理安養信託。同仁耐心說明信託機制與執行細節,協助建立完善的安養信託照護規劃,讓客戶能夠安心。這樣的細節,正是永豐希望營造的日常溫度。
永豐銀行從客戶視角持續優化服務流程,讓「同理心」不只是服務口號,而是全體同仁的共識。 圖/永豐銀行提供
從空間到科技,讓每個人都能安心
走進永豐的分行,不難發現一些細膩的設計:24小時無障礙坡道、點字服務鈴、容膝式金融友善服務櫃檯與無障礙廁所閃光警示燈,讓行動不便與聽障朋友都能無礙進出。
在自動化設備方面,永豐更是先行者。自動化服務區全面升級,各分行均導入視障語音ATM,並持續引進容膝式機臺,銀髮族也能輕鬆操作。更值得一提的是,永豐首創「感應器播報功能」,於客戶靠近時啓動語音播報,以利視障者辨識機臺位置大幅降低不便。並持續精進服務,如手語翻譯提供線上預約服務以及真人文字客服等,讓不同障別客戶都能找到專屬的溝通方式,安心地完成交易。
數位金融也沒有缺席。永豐金融友善官網獲得無障礙標章,旗下三大APP均通過無障礙認證,支援語音報讀、字級放大與生物辨識,並持續邀請樂齡及障盟團體體驗永豐數位服務並進行優化。某位弱視的年輕客戶分享,透過APP的語音報讀,他第一次能獨立完成轉帳,不必再依賴家人,這份自主感,正是友善金融的意義。
在金融友善服務示範點-永豐銀行濟南路分行,體驗無障礙軟、硬體設施及行員服務等完善流程。 圖/永豐銀行提供
看見需求,成爲多元族羣的金融夥伴
在這裡,每個人都被看見。永豐爲新住民與外籍移工提供雙語分行、五國語言繳費機、外籍移工貸款與信用卡及跨境匯款等服務,並持續新增英文與越文版表單文件,降低語言隔閡。針對高齡者,永豐銀行推出樂齡專線臺語服務,以及安養信託與創新數位信託服務,幫助規劃退休後的生活。
此外,永豐也爲視障族羣量身打造點字Combo卡、語音ATM等服務,確保資訊透明與交易安全。並搭配AI識詐模型與臨櫃攔阻機制,以高規格反詐科技全面築起客戶資產的「防詐保護網」。
讓金融友善走進生活
友善不該只存在於分行,還要延伸到生活。永豐在分行設置「金融友善標示」與金融友善服務櫃檯,讓有需求的客戶一眼辨識。同時透過媒體專題,傳遞「每個人都是VIP」的理念。更進一步走入校園與社區,推廣金融素養與防詐觀念。許多學生在永豐銀行舉辦的校園金融講座中,瞭解「點選來路不明的連結」可能造成金錢損失。從小建立觀念,正是金融教育的長遠價值。
永豐銀行積極透過多元管道,強化年輕世代防詐教育宣導,包括邀請政大雄鷹籃球隊球員等拍攝影音短片,以及前進小學校園舉辦反詐宣導趣味問答活動。 圖/永豐銀行提供
爲了觸及年輕族羣,永豐銀行也積極參與流行文化,贊助運動賽事與K-Pop活動,把理財與反詐觀念融入娛樂。例如,在球賽現場推出互動遊戲,讓年輕球迷在輕鬆氛圍中學會如何辨識詐騙。這樣的方式,讓金融教育更貼近新世代。
金融服務與現代人的生活緊密相連。永豐銀行推動金融友善文化,關懷多元族羣需求,建構有愛無礙的金融場域,實踐「金融不只是交易,更是關係」的理念。透過具溫度的服務,爲每段人生加值,讓金融真正走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