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撕下假院士的“畫皮”

8月19日,“深圳南山公安”發佈警情通報稱,阮某平因涉嫌冒充軍人招搖撞騙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通報中的阮某平即近日被熱議的假院士阮少平。此前,媒體報道,男子阮少平長期冒充“中國科學院院士”身份,頻繁現身於多地中小學、廣東博羅縣中醫醫院等機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多家媒體紛紛跟進調查,發現這位阮少平“院士”竟然“榮譽等身”,而且頭銜之間的跨度極大:是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原副校長,還是退役少將,榮立過一、二、三等戰功。

果然是“只要膽子大,什麼頭銜都敢掛”。阮少平就像是《水滸傳》中的“李鬼”,靠虛假的名聲嚇唬他人,爲自己牟利。只是,他騙着騙着,以爲自己已臻於化境,沒了禁區,其實雙腳早就踩上了紅線而不自知。這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不禁令人聯想到去年被扯下“畫皮”的冒牌教授魏新河,同樣是虛構諸多光鮮亮麗的身份,四處參加活動,魏新河也因涉嫌招搖撞騙被批准逮捕。最近涉嫌假冒國務院參事、抗美援朝老兵等身份的男子餘鵬翔,同樣因招搖撞騙罪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一個個“扯大旗作虎皮”的騙子被揭開真面目,被採取法律強制措施,等待他們的當然是法律的嚴懲。這正應了那句老話: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再是舌燦蓮花,花樣翻新,假的就是假的,成不了真的,謊言被揭穿只是時間問題。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部門、學校、醫院、企業等單位,在邀請專家、名人“站臺”一事上,不僅不把牢審覈關,反而“狐假虎威”、主動往上湊,不以自己造假而爲恥,反以請來妖魔鬼怪“助威”而爲榮。與神棍沆瀣一氣,爲掮客搭臺唱戲。這讓一些騙子,或混跡於官場,或逢源於商賈,上欺律法,下欺百姓,好不威風。這不僅淡化了是非、羞辱了法律,也惡化了社會風氣,乃至令一些騙子得以“酒壯慫人膽”,敢於“笑貧不笑假”。

這樣的局面顯然有悖常理,本不該發展到這般境地。冒用他人身份絕非無關痛癢的輕微過失,而是性質惡劣的違法行爲。這些騙子的行徑,不僅直接侵害了被假冒機構的合法權益與經濟利益,更嚴重侵蝕着公共機構的公信力根基。此次涉案的幾名主要嫌疑人被依法抓獲,其行爲已涉嫌刑法明確規定的招搖撞騙罪——這絕非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制的一般違規,而是觸犯刑律的犯罪行爲。

“假院士”“假參事”“假教授”的相繼落網,這一記記重拳,是對類似行爲的一次次強烈震懾,鮮明表達了社會對行騙者零容忍的態度,絕不容忍任何人用謊言招搖撞騙,橫行無忌,敗壞社會風氣。期待相關部門一查到底,徹底撕下這些“假人”的僞裝,揪出在背後爲他們背書的人,還社會以風清氣正,也讓更多的騙子迷途知返,早日在這條道上“歇業”“打烊”。(土土絨)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