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年光陰丈量爲民溫度——記中國移動勞模張琴的奮鬥之路

在中國移動江西公司上饒分公司的奮鬥畫卷中,有這樣一位平凡而閃光的勞動者:她從基層客服代表成長爲政企領域專家,用二十載芳華詮釋“數智爲民”的初心;她帶領團隊打造全國政務行業標杆項目,在抗洪抗疫一線書寫央企擔當;她將公益服務融入企業發展血脈,用科技溫暖千萬家庭。她,就是中國移動勞動模範、江西移動上饒分公司重客中心張琴。

三次“放着,我來”的成長軌跡

2001年,剛成爲客服代表的張琴在值班表空白處第一個寫下名字。“放着,我來”成爲這個姑娘的工作信條——日均處理200+來電時她說、直面投訴專業戶時她說、春節主動值守崗位時她說;2006年通過江西移動人才選拔,主動請纓支援區縣時她更這樣說。在只有兩人的區縣市場部,這個扎着馬尾的姑娘扛着展板走遍鄉鎮,帶着宣傳單敲開商鋪,用3個月磨破兩雙皮鞋的代價,把業務覆蓋率提升47%。

2015年組建重客團隊時,張琴的“放着,我來”有了新內涵。面對8人團隊5名新兵的現狀,她帶着方案見客戶、帶着新人跑現場、帶着問題回課堂。深秋冷雨中,她裹着方案在客戶單位外臺階上苦等三小時;近幾年公司正處在數字化改革攻堅期,她連續72小時駐守機房測試系統。正是這種較真勁兒,讓團隊創下考覈業績、客戶滿意度連年保持雙優的佳績。

在一次去集團單位途中,張琴不慎摔傷腿部,大腳趾骨裂。醫生建議臥牀休養,她卻拄着柺杖返回崗位,白天忍着疼痛跑客戶,晚上敷着冰袋修改方案。同事勸她休息,她微笑着說:“沒事兒,項目等不起,大方案放着我來審。”她的團隊硬是在兩週內啃下全省首家智慧統戰項目。

兩個“全國首創”的數字答卷

2020年的疫情防控大考中,張琴帶領團隊打造的12345政務服務熱線平臺,成爲全國政務熱線數字化轉型的標杆。7天完成常規需3個月的跨系統對接,72小時搭建民生訴求智能分析模型,當實時更新的“城市脈搏”熱力地圖躍上屏幕時,國辦專家讚歎“這是真正的城市數字脈搏”!。

2022年洪災中的“10倍話務考驗”,再次驗證了這支鐵軍的成色。張琴帶領17名突擊隊員在機房架起行軍牀,5天處理數萬條求助信息。孕婦就醫綠色通道、景區遊客緊急轉移等兩百餘起突發事件的高效處置,最終化作市領導“關鍵時刻頂得上”的批示肯定。

一羣“永不掉線”的雷鋒傳人

工作外的張琴還有個特殊身份——“上饒移動青年雷鋒班”雷鋒姐。從2014年幫扶祝獅小學建立“5G雲課堂”,到在全市鋪開“銀髮數字課堂”,十幾年來,這支300餘人的志願隊伍已累計服務3873小時。“當老人顫抖着撥通人生第一個視頻電話,當山裡孩子透過VR看見天安門,所有的堅持都值了。”張琴的手機相冊裡,2000多張笑臉是最好的見證。

如今,榮膺勞模的張琴又有了新目標:帶領團隊深耕“黨建和創”品牌,將“5G+政務”解決方案推廣至全市。“數字化轉型不是冷冰冰的技術革命,而是帶着37℃體溫的民生工程。”站在信江之畔,這位20年工齡的“老移動”目光灼灼,正如她胸前的獎章,始終閃耀着爲民初心的光芒。(王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