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力量”映照時代榮光——記2025年“最美巾幗奮鬥者”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她力量”映照時代榮光——記2025年“最美巾幗奮鬥者” 新華社記者董博婷 從實驗室裡的苦心鑽研到田間地頭的辛勤耕耘,從非遺技藝的傳承守護到浩瀚蒼穹的勇敢探索……在“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中央宣傳部、全國婦聯向全社會發布2025年“最美巾幗奮鬥者”先進事蹟。 她們以智慧與汗水詮釋巾幗擔當,用奮鬥足跡丈量時代經緯,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注入強勁的“她力量”。
奮鬥強國彰顯擔當
蒼穹之上,國之重器閃耀着她的智慧光芒。作爲中國大飛機跨越式發展的親歷者、奮鬥者和貢獻者,趙春玲參與了C909、C919飛機的設計研製、試驗試飛、適航取證和運營保障全過程。 30多年攻堅技術一線,從一名工程師成長爲副總設計師,再到如今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商飛遠程寬體客機C929型號總設計師,趙春玲帶領團隊攻克大飛機研製關鍵核心技術,作爲我國航空領域國家重大飛機型號首位女性總設計師,她以堅毅、嚴謹、細膩的品格,爲中國大飛機事業發展注入女性力量。 “我們女性‘大飛機人’將在國產大飛機的研製過程中繼續發揮力量,展現自信與擔當。”趙春玲說。 在建設科技強國之路上,女性可以挑大樑、扛重擔、創未來。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底座”,也是我國具有全球領先優勢的關鍵核心技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無線委員會主席王志勤長期堅守移動信息通信領域技術一線。 她主持創立5G全週期一體化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5G國際標準、實施全球最大的5G研發技術試驗、研發全球領先的5G關鍵測試系統……她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爲我國實現信息通信領域跨越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與時俱進,向科技前沿不斷邁進;勇於擔當,與國家需求同頻共振。 我國是養殖大國,動物疫病對養殖事業的危害嚴重,這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教授金梅林事業的起點。 40餘年來,金梅林圍繞人獸共患病和新發突發疫病防控的重大需求開展研究,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創制安全、高效疫苗和生物藥物,研發預警監測技術和產品,獲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82件,作爲第一完成人獲新獸藥註冊證書13項,28項新獸藥註冊產品轉化和產業化。 成果累累的金梅林說:“面對有限的時間和想做的研究,我只有加倍付出,高強度投入。” 心懷科研報國的夢想,她們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爲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巾幗力量。
託舉民生播種希望
提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資深專家、主任醫師瑪依努爾·尼牙孜,無論是醫生還是病患,無不對她豎起大拇指。 瑪依努爾·尼牙孜長期致力於宮頸癌的預防、治療與研究,從醫40餘年,她帶着團隊每年下基層開展宮頸癌篩查工作,完成惡性腫瘤手術2萬餘臺,搶救危重患者9000餘例,建立了新疆宮頸癌數據庫,爲護佑婦女健康貢獻力量。 “婦科醫生是平凡的實幹家。”瑪依努爾·尼牙孜這樣相信,也這樣踐行着。 天山腳下,仁心仁術守護生命綠洲;涼山深處,朵朵菌菇孕育致富希望。 16年前,趙海伶畢業後返鄉看到鄉親們手捧山珍,卻沒有銷路,掙扎在困頓的生活裡。於是,想要通過互聯網的力量,打破地域的侷限,讓家鄉的農產品走向全國,成了她的創業初心。 如今,作爲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恆豐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她與4200多戶農戶合作銷售產品,幫助鄉親們增收,還牽頭與重慶大學返鄉青年建設50畝標準食用菌基地,累計爲留守婦女、老人提供務工崗位1300多個。 “我希望能夠盡最大的努力,通過自己所學,將家鄉的農產品推向全國市場,讓鄉親們增收致富。”奮鬥多年,趙海伶初心不改。 奔波於飼養場和實驗室之間,黑龍江谷實生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谷實研究院院長、研發總監樑代華奔出了一條創新科研之路。 從事動物營養研究工作30餘年,她一直堅持“綠色生態飼料”的研究與推廣,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綠色生態飼料營養方案上百種,獲得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51項。 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樑代華表示,將繼續專注於微生態環保飼料的研發,爲推動畜牧業向環保、健康方向發展貢獻力量。
昂揚精神盡展風采
既要忙農,又要操心合作社的手工藝品銷售,還要同鄉親們排練新的歌舞節目,“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將近,雲南省普洱市瀾滄縣酒井鄉勐根村黨總支宣傳委員李娜倮的日常忙碌而充實。 致力於傳承拉祜族擺舞,李娜倮用歌舞展現勞作場景,將民族文化特色融入表演,帶着鄉親們闖出了“非遺+旅遊”的新路子,讓遊客擁有更好體驗的同時,也爲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拉祜拉祜拉祜喲,快樂的拉祜人……”悠揚的歌聲飄蕩村寨,文化的魅力越傳越遠。 先後參加12次實兵專項行動,現場迴應指揮員法理諮詢200餘次,86項成果在軍內核心期刊、重要刊物發表……東部戰區軍事法院審判員崔玉芳的青春與法律一同綻放。 “法理鬥爭不是‘打嘴仗’,而是真刀真槍的戰場。”在崔玉芳看來,現代軍事行動中,法律既是“盾牌”也是“利劍”。立身軍營,她既以戰位爲家,在自身崗位上貢獻法治智慧,又時刻關注法治軍營建設,積極幫助部隊培養法律骨幹人才,爲推進依法治軍注入新的血液。 立鴻鵠志,展巾幗貌。 春山連綿,茶香悠遠,又到了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貴州工藝白茶專委會主任黃紅纓最喜愛的時節,她每天總會抽出一些時間去茶山看看。 茶葉種植是一個長效產業,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經過20多年苦心經營和研究,如今黃紅纓投資開發種植1.2萬餘畝生態茶園,獲得2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公司依託茶產業提供逾1800個就業崗位。截至去年年底,累計組織職業農民培訓結業5000餘人,其中農村留守婦女比例達83.6%。 女性的機遇是時代的饋贈,巾幗的風采是進步的風采。 從月入7.7元到擔任外貿出口總額6000萬元的公司總經理,從一個人身殘志堅的打拼到累計帶領67名殘疾人、380多戶1300餘人就業增收……湖南省邵陽市肢殘協會主席、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楊淑亭在輪椅上成就了自己的“飛馳人生”。 “當一個人的夢想融入了更多人的夢想,當一個人的個人價值體現在更大的社會價值之中,所有的努力都會變得更加有意義。”她的奮鬥故事,正是新時代女性自強不息追求美好生活的縮影。 女性的智慧在閃耀,女性的力量在匯聚。 她們的故事,映照着中國女性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偉業的壯美畫卷,更激盪着廣大婦女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巾幗不讓鬚眉”的華彩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