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蕭美琴參觀苗栗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 分享兩個感動

副總統蕭美琴下午到苗栗縣銅鑼火車站旁的「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參訪。記者胡蓬生/攝影

副總統蕭美琴下午到苗栗縣銅鑼火車站旁的「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參訪,她強調在美國服務時,很多美國朋友、國會議員常會問她「臺灣人到底有沒有保護自己的決心」,當希望別人支持,我們自己有沒有捍衛自己土地的決心,這是很重要的問題。

館方指出,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原爲銅鑼火車站旁擁有90年曆史的老倉庫,原本規畫要拆除,地方人士幾經奔走,在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臺鐵和客委會支持下,成功轉型爲地方文化館,也是客莊地方創生的成功案例,成爲銅鑼人的公共財,生活館開館營運兩年多,已成「銅鑼之窗」,讓鄉親與遊客透過這扇窗,看見銅鑼的過去與現在,並共同討論未來的發展。

館內設有乙未特展室,也是國內唯一由民間設置的乙未特展室,展出珍貴歷史文物,包括由壽山石復刻的臺灣民主國之璽,還有義勇軍大統領吳湯興的「統領義民各軍官防」,這些文物都見證1895年乙未義軍在銅鑼灣保臺奮戰的歷史。

蕭美琴接受姚嘉文的邀請,下午造訪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參觀館內的乙未特展室,因場地空間受限,未開放媒體採訪,事後提供的音檔中,蕭美琴強調這次參觀讓她有「兩個感動」,一個是老倉庫能轉型創生,且有不同世代投入維繫地方文化,另外,乙未特展呈現1895義軍保臺奮戰的歷史,也讓她感動。

姚嘉文表示,總統賴清德也曾參訪過生活館,如今蕭副總統也來參訪,文化館的運作主要靠民間力量,與一些建設工程相比,生活館不需要太多經費,但能展現重大的意義和創生功能,他下次還要邀請前總統蔡英文來,大家一起來關注並給予肯定。

副總統蕭美琴下午到苗栗縣銅鑼火車站旁的「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參訪。記者胡蓬生/攝影

副總統蕭美琴下午到苗栗縣銅鑼火車站旁的「銅鑼灣1895文化生活館」參訪。記者胡蓬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