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文化館舍活化 參觀人次倍增
桃園市文化局自2013年起投入約8.6億元整建文化館舍與歷史建築,14處文創園區與城市故事館陸續啓用。(桃園市文化局提供/姜霏桃園傳真)
桃園市文化局自2013年起推動整建文化館舍及歷史建築,卻遭審計點出部分場館參訪人數偏低,且規畫不完善,建議強化場館經營特色及亮點。文化局迴應,文創園區與城市故事館活化經營成效逐步顯現,整體參觀人次穩定成長,未來將推出更多藝文活動並串聯周邊資源。
審計處表示,文化局自2013年至去年底共投入約8.6億元,已有14處場館啓用營運,整體參訪人數自2023年的119萬人次,成長至2024年的305萬人次,呈現穩定成長。但中原文創園區、太武新村眷村文化園區等6處場館參訪人數呈下滑趨勢,且部分場館收入不足支應維護費用,其中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去年收支短絀達188萬元,情形最爲嚴重。
文化局解釋,中原文創園區由文化基金會接手營運後,2023年吸引逾136萬人次入園,今年截至7月底,入園人次已突破80萬,較去年同期成長17%;太武新村眷村文化園區去年受招商影響僅2.3萬人次,今年同期已達1.8萬人次,爲去年同期2倍;龜山眷村故事館則自去年1.4萬人次成長至今年1.6萬人次,年增約10%。
文化局也說,中壢城市故事館羣整體維持穩定參觀人次,包括壢景町與延平路食農故事館等皆展現人流增長;楊梅故事園區今年參觀人次約2.3萬,略高於去年同期,但隨場館展覽及餐飲空間陸續重新開放,預期下半年人氣可望提升。
文化局提到,每個場館的位置、交通便利性、空間大小與可容納人數各有不同,文化局會針對各館的特色,設計不同的營運方式。未來將推出更多有趣的藝文活動,如親子共遊、產業結合、實驗性創作等,也將串聯周邊的文化場域和社區資源,邀請更多民衆和民間團體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