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市值3.77萬億美元再度登頂,科創芯片ETF基金(588290)近一年漲64.65%
6月26日,芯片股盤中震盪走高,好上好、柏誠股份2連板,三孚新科、廣信材料、海光信息、長川科技、寒武紀等漲幅靠前。
ETF方面,截至發稿,科創芯片ETF基金(588290)衝高回落,盤中一度漲1.00%,交投保持活躍,換手率達6.08%。
值得一提的是,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科創芯片ETF基金(588290)近一年漲幅達64.65%。與此同時,科創信息ETF(588260)、科創50ETF指數基金(588280)近一年分別大漲51.66%、38.54%。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週三,英偉達股價大漲4.3%至154.31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達到3.77萬億美元,超過了微軟3.66萬億美元的市值,成爲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據財聯社報道,Loop Capital表示,過去幾年推升英偉達股價的人工智能趨勢未見減弱跡象,而且可能會推動這家芯片製造商的市值超越其他公司,最終達到6萬億美元,這一估值比該公司目前的3.6萬億美元高出65%以上。分析師稱,我們正進入下一波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黃金浪潮,而英偉達則處於又一輪強於預期的需求前端。
國金證券表示,重點關注半導體自主可控、算力核心硬件、蘋果鏈及AI驅動產業鏈。關稅影響下,半導體自主可控產業鏈(設備、零部件、CPU/GPU、模擬/存儲/通信芯片)受關注,蘋果鏈利潤影響可控。小米、字節等廠商或發佈AI智能眼鏡,帶動SOC芯片、光波導光學、關鍵零部件及製造代工環節。AI端側應用加速,爲智能眼鏡、TWS耳機、可穿戴及IOT硬件帶來創新機遇。建議持續關注上述產業鏈,把握行業邏輯及發展潛力。
東海證券表示,電子科技行業在行業需求緩慢復甦和國內技術持續進步的背景下,長期成長機遇依然顯著。AIOT板塊受益於智能化趨勢,AI創新驅動板塊中算力芯片和光器件需求旺盛,上游供應鏈國產自主可控預期強烈,推動半導體設備、零組件及材料產業發展。同時,消費電子週期有望築底反彈,CIS、射頻、存儲、模擬芯片及功率板塊均展現出復甦跡象。整體而言,電子科技行業多個細分領域具備投資潛力,值得持續關注。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