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夥伴,1600億的勝宏科技又去IPO了

又一個巨無霸赴港IPO了。

投資界消息,昨晚(7月29日),勝宏科技發佈公告,公司計劃發行H股股票並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身後創始人陳濤,即將再次站上敲鐘舞臺。

時間回到30年前,出生於甘肅隴南的陳濤南下,意外進入電路板行業。2006年他白手起家創辦勝宏科技,後來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憑藉着英偉達供應商的身份,陳濤和勝宏科技踩中時代的風口。

正如過去一年乘着AI東風,勝宏科技股價連續上漲,成爲新晉十倍大牛股。不止於此,AI算力帶火的三巨頭“易中天”,有人賺得盆滿鉢滿。AI造富浪潮,正輪番上演。

南下創業

他締造1600億市值

勝宏科技的故事,始於一次南下創業。

1972年出生於甘肅隴南,陳濤在17歲那年應徵入伍,退伍後留在新疆喀什,在二輕局擔任業務經理。一次前往廣東出差時,他被深圳特區的火熱景象吸引,於是辭掉“鐵飯碗”,南下闖蕩。

20世紀90年代,初到廣東的陳濤加入一家外資PCB公司,主動請纓做起銷售員。由於業績出色,他僅用四年時間就升任公司高管,自此與PCB結緣。

PCB又稱印製電路板,本質上是爲芯片、電阻、電容等元器件提供電氣連接的基板,因佔據所有電子設備的核心,被譽爲“電子產品之母”。彼時中國PCB產品供不應求,但大多被外資企業壟斷。嗅到國產替代的機遇,陳濤萌生創業的想法。

2003年,陳濤創辦勝華電子,三年後正式創立勝宏科技。當時媒體曾提到一個細節:由於沒有技術背景,陳濤買來書籍、拆開研究電路板,自學考取了各類職業證書,成長爲PCB高級工程師。

此後的故事變得順利起來:引入自動化設備後,勝宏科技成功打造國內PCB行業第一家智慧工廠,迅速打開市場。2015年6月,公司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很快,陳濤嗅到了新能源領域的機會,於是在2017年定增募資10.82億元,投向新能源汽車及物聯網用線路板項目。此後公司的產品線進一步拓展,覆蓋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汽車電子、工業互聯、醫療儀器、航空航天等領域。

伴隨出海浪潮,勝宏科技也在美國、新加坡、日本、歐洲、馬來西亞、韓國、泰國、越南等落子,成爲最早在東南亞佈局產能的PCB生產商之一。

過去一年,勝宏科技股價一路上揚,截至發稿達到192元/股,較2024年初漲幅達到驚人的1000%,市值突破1600億元。

背後陳濤夫婦的身家也水漲船高。根據《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陳濤、劉春蘭夫婦坐擁130億元。

英偉達的小夥伴,被AI帶火了

“有AI的地方就有PCB”,圈裡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勝宏科技千億市值背後,英偉達功不可沒。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7.31億元,同比增長35.31%,其中約六成的收入來自直接出口;歸母淨利潤爲11.54億元,同比增長71.96%。

來到今年一季度,勝宏科技營收達43.12億元,同比大增80.31%,淨利潤達9.2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倍。

要知道,2024年全球PCB行業的平均增長率僅爲個位數。

這源於當下的AI浪潮從“百模大戰”到Deepseek開源,AI邁入狂飆時代,背後匯聚起一條囊括算力、算法和數據的龐大產業鏈。

大量AI預訓練服務器涌入市場。但爲了達到算力標準,它們對PCB要求苛刻,從層數、信號傳輸到散熱性能,將一大批中低端PCB廠商擋在了門外。

與之相對,一個關鍵名詞浮出水面作爲普通PCB的精裝版本,HDI(高密度互連板)使用微盲埋孔技術,能大幅提升元器件的空間連接效率,於算力提升不可或缺。

早在2019年需求尚未大規模爆發時,勝宏科技就成立了HDI事業部,當年便拿下約40%的全球顯卡PCB市場份額,此後更是成爲英偉達算力板的核心供應商之一,在其數據中心PCB全球份額中佔比約50%,被稱爲“英偉達背後的A股功臣”。

根據披露,當前勝宏科技已實現24層6階HDI和32層多層板的批量出貨,產品銷往英偉達、AMD、英特爾、特斯拉、Continental、諾和諾德、微軟、博世、臺達等下游客戶。

遙想起今年年初英偉達舉辦的年會上,勝宏科技作爲唯一的大陸企業受邀出席,此後5月黃仁勳慶祝Blackwell芯片量產和GTC Taipei 2025兩場大會中,也出現這家公司的身影。

十倍股狂飆

AI造富神話上演

十倍大牛股,這是勝宏科技留給外界的印象。

將時間線拉長,勝宏科技股價兩個月累計漲幅超過2倍。以2024年2月低點計算,累計漲幅超過10倍,創造了又一個造富神話。

事實上,表現搶眼的還有A股算力三巨頭“易中天”新易盛、中際旭創、天孚通信。

同樣背靠英偉達產業鏈,短短三個月內新易盛股價漲幅接近3倍,中際旭創同期股價漲幅也超過2倍,天孚通信約漲1.5倍,三巨頭合計市值超過4500億元。這意味着已有人賺得盆滿鉢滿。

還有上緯新材。此前曾創出連續10天“20cm”漲停紀錄,年初以來累計漲幅擴大至1027%,成爲今年首隻十倍股。暴漲導火索來自本月初智元機器人擬收購該公司控制權,此後上緯新材一路上漲。

這是AI時代沸騰下的一縷縮影。

猶記得本月初,英偉達市值一舉突破4萬億美金,成爲全球第一家摘取4萬億桂冠的公司。彼時,黃仁勳在北京亮相,稱一切只是剛剛開始。“英偉達重新發明了計算的方式,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行業。AI將成爲基礎設施的必要基礎。”

許多人已在英偉達及其概念股身上大賺一筆,卻依然意猶未盡。那些站在門外錯過股價快車道的人,則愈發焦慮,追問着同一個問題:還能漲多久?

歸根結底,前所未有的AI浪潮席捲全球,誰都不想錯過。科技巨頭們爭先恐後下單,爲英偉達送上源源不斷的訂單和想象力。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曾這樣描述英偉達的火熱:“似乎所有的人和狗都在購買GPU。”

狂熱背後,關於AI泡沫的警告聲傳來。連黃仁勳也不諱言危機感:“我總覺得公司快要破產了。”越是站在高峰,越要對風險保持敬畏。只不過,面對可能十年一遇的市場機遇,很少有人甘心及早抽身、落袋爲安。

此情此景,想起華爾街傳奇交易員傑西·利弗莫爾的那句話“金錢永不眠,它只會從過時的產業流向未來的方向。”只不過,在故事改寫前,沒人知道自己是先知,還是最後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