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帝國的繼承者們:蛋糕、紅酒和四萬億

說起英偉達CEO黃仁勳,公衆的印象總是統一的——牛皮夾克、演講臺上的幽默金句,以及推動4萬億美元科技鉅艦狂飆的AI教父。

但很少有人想到,這位把GPU推到世界巔峰的科技巨頭,居然養出了一對完全“不走尋常路”的子女。

兒子黃勝斌(Spencer Huang)——在臺灣開了八年雞尾酒吧,還拿下“亞洲50佳酒吧”;女兒黃敏珊(Madison Huang)——在巴黎藍帶學院學甜點、做過米其林餐廳廚師、也在LVMH賣過奢侈品。

他們原本一個混跡酒吧界,一個紮根美食圈,離芯片和AI八竿子打不着。可兜兜轉轉,兄妹倆最終又回到了父親的英偉達,而且一出手就是公司未來的核心戰場——仿真與機器人。

硅谷很少見這樣的“二代迴歸”,更別說是在聚光燈最強的英偉達。這一切,是巧合,還是父親的長期佈局?

01 調酒師搞AI機器人

如果說黃仁勳是用GPU改變了世界,那他的兒子黃勝斌最初改變的,只是杯裡的酒精比例。

1989年前後出生的Spencer,在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讀書,主修國際市場和文化研究雙學位。那是一所以藝術與媒體聞名的私立學院,離硅谷很遠,離半導體更遠。

畢業後,父親沒有把他直接“塞”進英偉達,而是讓他回到家族的故鄉——臺北——學一年中文。對別人來說,這可能是個放鬆的gap year,但對Spencer來說,這一年徹底改變了他的職業方向。

他不僅在臺北短期實習過英偉達當地分部的技術營銷,還順手開了一家雞尾酒吧——R&D Cocktail Lab。名字很像科技公司的實驗室,但這裡的“R&D”不是研究GPU,而是研究怎麼用桂花、陳皮調出一杯記憶點十足的酒。

這家酒吧的調性很快在臺北夜生活圈打出名號:中式木雕、油紙傘、涼亭式卡座,融合了東方美學的酒吧空間,加上東方式食材的雞尾酒創意,讓它在開業第一年就擠進了“亞洲50佳酒吧”榜單。Spencer一干就是八年,期間這家店還拿下多個國際獎項。

經營酒吧的日子,不只是藝術和酒精的混合。Spencer把一些父親的管理方法帶進了夜生活行業,比如“每週五件要事”的工作彙報制度。這是黃仁勳在英偉達多年堅持的管理工具,用在酒吧上雖然看似跨界,卻提高了運營效率。

爲了管好庫存、抓住客人的口味,他甚至自學IT技能,做了程序來分析銷售和顧客偏好——這已經帶着點英偉達的影子。

不過,夜生活的風光終究擋不住科技的召喚。2019年,Spencer和妹妹一起參加了麻省理工學院的AI短期高管課程——這成爲兄妹倆向父親的AI帝國靠攏的轉折點。之後,他又去了哈佛商學院讀短期人機交互課程,並在2022年拿下紐約大學的MBA學位。

讀MBA期間,他在輝瑞、福特等公司做過諮詢師,補齊了商業運營和技術結合的背景。最終,2022年,他正式加入英偉達,負責機器人仿真與AI模型的產品管理,職位是Isaac Sim Cloud團隊的產品經理。

從酒吧到機器人,跨度看似離譜,但回頭看,Spencer一直在做的,是把創意、體驗和技術揉在一起。這一點,也許是他和父親最相像的地方——只是父親用的是芯片,他用的是酒杯。

02 女兒愛美食和時尚

黃仁勳的女兒黃敏珊,今年34歲。她進入英偉達的起點,不是實驗室,而是廚房。

2012年,她在美國烹飪學院拿下了烹飪藝術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幾年後,又去了巴黎的藍帶廚藝學院學習甜點和葡萄酒。

那段時間,她的日常不是GPU的計算速度,而是奶油的打發時間和巧克力的溫度曲線。她甚至在紐約、舊金山做過廚師——職業履歷和父親的科技帝國毫無交集。

2015年,Madison迎來職業第一次大轉彎——她加入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擔任市場營銷與開發經理。奢侈品的邏輯是情緒價值、品牌故事,這和半導體的精密製造差得很遠。

但她在這裡打磨了活動策劃、用戶體驗、品牌敘事的能力。期間,她還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修了數據科學的短期課程,開始接觸數據驅動的商業思維。

2019年,轉折點來了。她和哥哥一起參加麻省理工學院爲期六週的AI高管課程,第一次站在人工智能的門口往裡看。

2020年,她以市場部實習生的身份加入英偉達,負責Omniverse部門的活動營銷——這個部門主攻3D仿真與數字孿生,是英偉達重點押注的未來業務之一。

從那時起,她的職業路徑和父親開始重疊。短短几年,她從活動營銷經理做到產品營銷經理、高級產品營銷經理,再到2024年3月升任Omniverse部門高級總監,帶領團隊和CEO核心班子一起籌備公司重大活動。

她在英偉達25財年的總收入達到110萬美元(含工資、獎金、福利),但比數字更重要的是,她逐漸變成了公司外部活動上的“門面人物”。

在展會、合作談判、發佈會現場,她會身着西裝,與合作伙伴交談、合影,動作乾脆利落,節奏很快,幾分鐘內就能回覆工作郵件。

同事們說,她對結果要求很高,在會議中毫不猶豫地指出問題,也努力讓自己擺脫“拼爹”標籤。她的明星氣質和強硬作風,讓她在公司內外都很容易被注意到。

03 迴歸英偉達的爭議

兄妹倆進入英偉達的時間並不長——Madison是2020年,Spencer是2022年——但很快就進入了公司未來重點押注的前沿賽道:

女兒負責Omniverse的3D仿真與數字孿生,兒子主攻機器人產品線,開發機器人用的AI模型與仿真軟件。

這兩個方向,雖然不是英偉達當下營收最高的芯片與數據中心業務,卻是公司未來十年的戰略基石——數字孿生連接虛擬與現實,機器人則是AI落地的重要終端。

他們的路徑沒有捷徑可走,入職都是從基層崗位做起。

Madison從實習生到高級總監,Spencer從Isaac Sim Cloud團隊的產品經理開始,如今已是機器人產品線經理。只是,他們的“標籤”從未被忽略——在任何一場會議上,沒人會忘記他們是黃仁勳的子女。

這種情況在硅谷並不常見。和製造業、金融業不同,硅谷巨頭裡“創二代”極少——比爾·蓋茨、史蒂夫·喬布斯等人的子女幾乎都沒有進入家族公司。

英偉達反而成了例外,不僅黃家兄妹,聯合創始人Chris Malachowsky、董事Aarti Shah等人的子女也在公司效力,一些高管的孩子還曾來實習。

今年早些時候的全員大會上,黃仁勳被直接問到“裙帶關係”問題,他並沒有迴避,反而笑着說,公司裡有不少員工的孩子,他完全不介意,因爲父母不會推薦讓自己蒙羞的孩子,還補充:“有些英二代的表現,甚至超過了父母。”

前英偉達副總裁Greg Estes的評價倒是直接:“他們的身份無法被忽視,但他們都很努力,精於本行,而且真心熱愛公司。”

性格上,兄妹倆差異明顯。Madison外向、直接、節奏快,會在會議中毫不猶豫地指出問題,力圖用高要求和結果擺脫“拼爹”質疑;Spencer則低調、謙遜,不常展現強硬,但在管理風格上,他延續了父親的一些習慣,比如酒吧時期就推行的“每週五件要事”彙報制度,正是黃仁勳在英偉達沿用多年的工具。

如今,在亞洲,特別是中國臺灣,他們已經是公衆熟知的人物。在今年的臺北國際電腦展上,黃敏珊身着藍色西裝在人羣中穿行,與合作方交流合影;有與會者形容她“就像個搖滾明星”。

在AI浪潮洶涌的今天,這對“英二代”的下一步,會不會像父親當年那樣,把不可能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