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研發支出破160億美元 外媒曝超過三星和臺積電

▲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圖/路透)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英特爾是晶片製造商中在研發投入最多資金的,超過 160 億美元,但英特爾至今尚未推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外媒指出,考慮到在前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的領導下,英特爾代工部門在晶片製程上投入了數百億美元,但仍落後於競爭對手,英特爾的晶片製造工作一直進展緩慢。

而根據韓國媒體《中央日報》引述TechInsights的報道,英特爾在晶片研發方面的投入超過了臺積電和三星,因爲它顯然是少數幾家同時投資於設計和晶片製造能力的晶片製造商之一。據報導,這一數字約爲165.5億美元,但有趣的是,與三星等公司相比,其晶片研發投入的同比增長幅度較小。

外媒表示,英特爾加大研發投入的動力源自於在18A製程節點上取得突破,此前有報告指出該製程良率不穩定且產能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英特爾被視爲美國晶片製造業的寶貴資產,因此該公司需要保持研發支出,以確保提供高效的終端解決方案。

然而,在財務方面,英特爾的鉅額支出並未達到預期,除了英特爾之外,三星的研發支出也大幅成長,去年研發投入高達 95 億美元,較 2023 年成長 71%。投資成長主要源自於這家韓國巨頭在 2 奈米等高階製程的競爭中,以及整合 GAA 等技術的實力。然而,與英特爾一樣,這家韓國巨頭尚未取得顯著成果。排名方面,NVIDIA的研發支出緊接在英特爾之後,去年達到 125 億美元,而臺積電則以 63.6 億美元位居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