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GPU三箭齊發 COMPUTEX 2025點燃AI算力軍備賽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圖/英特爾提供
英特爾19日宣佈端出三大戰略武器,專攻AI推論的Arc Pro B系列GPU、可擴充至機櫃級規模的Gaudi 3加速器,以及開源AI開發框架「AI Assistant Builder」,直指「從邊緣到雲端」的算力霸業。
其中,採用Xe2架構的Intel Arc Pro B60與B50 GPU,鎖定建築工程、影音渲染等專業工作站市場。B60配備24GB記憶體,B50則爲16GB,並整合Xe Matrix Extensions(XMX)AI核心與光線追蹤單元,可透過多GPU擴充支援最高192GB視訊記憶體,運行1,500億參數模型。
英特爾副總裁Vivian Lien強調:「這是首款針對中小企業痛點設計的GPU,透過ISV認證與容器化軟體堆疊,開發成本可壓低30%以上。」B60將於6月由華擎、立端科技等夥伴提供樣品,B50則於7月零售通路開賣,定價策略被視爲反擊NVIDIA RTX工作站顯卡的重要佈局。
在資料中心戰場,英特爾祭出Gaudi 3加速器的PCIe與機櫃級方案。PCIe版本可直接插卡升級現有伺服器,支援從Llama 3.1 8B到Llama 4 Maverick等模型;機櫃級設計則單櫃可堆疊64顆加速器,搭配8.2TB高頻寬記憶體與液冷散熱,較傳統風冷系統節電40%,專攻即時推論與低延遲應用。業界分析,此舉意在瓜分NVIDIA HGX H200的市佔,並以「開放模組化架構」吸引抗拒供應商鎖定的雲端巨頭。
軟體層面,英特爾將CES 2025亮相的「AI Assistant Builder」正式開源,開發者可透過GitHub取得框架,在Intel-based AI PC上快速部署本機端AI代理。現場展示案例中,宏碁與華碩已利用此工具整合語音降噪、即時翻譯等功能,較雲端方案延遲降低90%。
適逢英特爾在臺40週年,陳立武多次強調臺灣供應鏈的關鍵角色,儘管AI浪潮推升Arm架構在資料中心的滲透率,英特爾仍預估2025年x86在AI訓練市場將維持75%份額,此次COMPUTEX新品被視爲鞏固優勢的關鍵反擊。
英特爾此波攻勢涵蓋三大戰略:其一,以Arc Pro B系列卡位中小企業藍海市場;其二,透過Gaudi 3開放架構分化NVIDIA生態;其三,以開源工具綁定AI PC開發者。若供應鏈量產順利,2025年AI加速器市佔有望從現行12%翻倍至25%,成爲GPU軍備賽的最大變數。
隨着COMPUTEX 2025正式開展,這場從邊緣裝置到機櫃叢集的算力戰爭,勢將重塑千億美元AI晶片的權力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