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8A製程節點就緒,“四年五個節點”計劃進展如何?
“英特爾18A製程現已準備就緒。”英特爾網站上一個新的登錄頁面宣稱,這個18A製程是該公司極爲重要的新芯片生產節點。但這對個人電腦意味着什麼呢?
我們已經知道,英特爾下一代筆記本電腦芯片黑豹湖至少部分將基於新的18A製程生產。該製程預計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量產,不過我們預計要到2026年初纔會看到搭載18A製程芯片的筆記本電腦。
英特爾下一代桌面CPU,代號爲新星湖,英特爾稱其同樣是2026年的產品。那麼,如何看待英特爾宣稱18A製程已立即就緒呢?
可以說,這個新的門戶網站更多地是針對其新興代工業務的客戶,而非擡高自家芯片。該網站稱:“英特爾18A製程現已爲客戶項目做好準備,流片將於2025年上半年開始。”
說到內部芯片,英特爾在新網站上確實提及清水森林服務器CPU是“18A製程投入使用”的一個例子。清水森林原本在英特爾的路線圖上是一款2025年的產品。然而,在1月下旬,英特爾將清水森林推遲到2026年上半年,這看起來並不像是對18A製程投下的一張信任票。
當然,18A是英特爾大膽的“四年五個節點”計劃(也被稱爲5N4Y)的最後一部分,該計劃始於英特爾7,然後是用於Meteor Lake移動CPU的英特爾4,接着是英特爾3、英特爾20A,最後是英特爾18A。
英特爾當時新上任、現在已經離職的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在2021年年中提出了這個想法。這意味着18A需要在2025年夏季準備就緒才能按計劃進行。考慮到這一點,愛挑剔的人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18A宣稱已經可以面向客戶了,但英特爾似乎無法讓自己的一款芯片在18A上準備好,這有點像是一場公關噱頭。
可以說,你可能會對整個5N4Y計劃得出這樣的結論。依次來看每個節點,英特爾7是英特爾已經苦苦掙扎了十年的10納米技術的一個版本,所以不算是個新節點。
英特爾4當然是新的,雖然它是原計劃7納米節點重新命名後的產物。把英特爾3稱作新節點有點勉強,畢竟它是英特爾4的修訂版。你對英特爾20A和18A也可以有同樣的看法,不過無論如何,英特爾取消了20A。
所以,至少英特爾要在四年內完成四個節點的製程。但從總體來看,在這五個“新”製程節點中,只有英特爾4和英特爾18A明確是新的。而且,在英特爾自己設定的時間框架內,18A製程的芯片是否真的能夠上市還有待觀察。
不過,如果18A真如英特爾所宣稱的那麼好,不管它現在是完全準備好,還是到明年初才準備好,可能都無關緊要。這將是一個很棒的製程節點,它不僅能讓英特爾生產出極具競爭力的芯片,而且肯定會讓客戶排隊等着英特爾製造他們的芯片,畢竟英特爾是臺積電這個臺灣大型代工廠之外的唯一真正的替代選擇。
在18A製程節點的其他優勢和改進方面,英特爾提出了以下說法:
如果18A真的能實現所有這些,那它肯定會與臺積電提供的任何產品都極具競爭力。大體上,英特爾18A在邏輯門密度方面被認爲不如臺積電即將推出的N2節點,從這個指標來看,它更類似於臺積電已經生產了約18個月的N3節點。
然而,另一個關鍵指標是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密度。SRAM單元用於提供關鍵的片上高速緩衝存儲器。直到最近,人們還認爲18A的SRAM密度最多和臺積電N3相當。然而,最近有消息稱,英特爾18A實際上宣稱的SRAM密度與臺積電N2幾乎完全相同。
與此同時,臺積電計劃到其A16節點纔會採用背面供電技術。簡而言之,背面供電是將電源互連從芯片頂部移至硅層底面,從而將其與信號互連分開。這減少了干擾並縮短了電力傳輸距離,從而提高了效率和性能。
如上所述,英特爾18A有背面供電技術,這可能是相對於臺積電N2的一大優勢。最終,我們還得拭目以待。但我們絕對翹首以盼18A能夠成功。否則,對英特爾來說可能非常不利。畢竟,格爾辛格確實說過他“將整個公司押注在18A上”。
按照芯片行業目前的發展趨勢,“對英特爾非常不利”可能很快就會導致個人電腦芯片價格進一步上漲。
我們需要行業內儘可能多的競爭。所以,我們大體上同意英特爾一名工程師本週早些時候在領英(Linkedin)上發佈後又刪除的觀點,其歸結爲在英特爾即將憑藉18A扭轉局面之際,不要放棄英特爾。
最適合遊戲的CPU:英特爾和AMD的頂級芯片。
最佳遊戲主板:合適的主板。
最佳顯卡:你理想中的圖像處理器就在眼前。
最適合遊戲的固態硬盤:率先進入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