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正在主導清潔能源供應鏈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石油價格”網站7月24日文章,原題:關稅無法阻止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主導地位 特朗普的關稅(至少從目前來看)將於8月1日生效。這些關稅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中國:美國的主要政治和經濟競爭對手。但是,對華加徵關稅不僅不會對中國的經濟或貿易量產生過多不利影響,而且還可能大幅提振中國的經濟和對外貿易量,因爲當前的全球貿易形勢正激勵世界各國積極與中國而非美國開展貿易往來。

此外,專家還稱,特朗普的關稅完全針對錯誤的行業。“當特朗普總統忙於對輸美鋼鐵和銅加徵關稅時,中國正在影響力更強大的領域突飛猛進:價格實惠的清潔能源。”美國媒體報道稱。作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多年來一直在清潔能源競賽中領先世界其他地區。到2024年,清潔能源技術對中國GDP的貢獻率超過10%。與此同時,全球最大經濟體正固執地朝着相反方向前進:美國正從發展清潔能源中倒退一大步,重新轉向發展化石燃料。

中國對清潔能源的投資規模之大簡直難以用語言形容。儘管與2023年高達40%的數字相比,2024年清潔能源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增長的貢獻率有所下降,但中國仍在斥巨資擴大其綠色能源實力。過去一年,中國清潔能源行業的銷售和投資額達到約13.6萬億元人民幣,幾乎相當於同期世界其他地區的化石燃料總支出,大致等同於沙特的全國經濟規模。

這不僅意味着中國正在主導清潔能源供應鏈,擴大在全球新興經濟體的清潔能源影響力,還意味着中國終將主導全球能源市場。中國的清潔技術研究支出越多,美國在發展清潔技術方面後退越多,中國就越有可能獲得化石燃料無法與之競爭的清潔能源突破性技術。

例如,有美媒報道稱,中國正越來越接近解開商用釷反應堆的秘密,而這無異於名副其實的“清潔能源聖盃”。釷在自然界中的儲量比鈾儲量高出數倍,其作爲燃料來源的效力可能達到後者的200倍,而且中國擁有豐富的釷資源。美媒寫道:“與幾十年來一直坐擁類似潛力但遲遲未採取行動的美國不同,中國正在這方面奮勇衝刺。中國科學家最近實現歷史性的第一次:在不中斷能源生產的情況下完成世界首次釷基熔鹽堆加釷實驗。”

中國還在積極推進研究另一種具有無限潛能的清潔能源來源:核聚變。最近,中國最大的“人造太陽”核聚變項目“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新的世界紀錄,首次實現超過1億攝氏度1066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儘管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核聚變研究也取得關鍵突破,但在項目進度和研發投入規模方面無法與中國相提並論。(作者海莉·扎倫巴,王會聰譯)

美國《紐約時報》7月24日文章,原題:隨着美國在氣候問題上後撤,中國和歐洲承諾攜手促進綠色轉型 7月24日,中國和歐盟發表聯合聲明,承諾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以減緩地球變暖。雙方沒有提到美國的名字,但也不必這麼做。在應對碳排放量的問題上,中國已經制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長期政策。

得益於多年來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慷慨支持,如今中國已經成爲製造和銷售清潔能源技術設備的全球領跑者。從米蘭到孟買的汽車展廳都在銷售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中國車企正在包括泰國、土耳其和巴西在內的世界各國設廠組裝電動汽車。

“此時此刻,中歐雙方達成並發表聯合聲明,這一事實本身就具有重大意義。”歐洲研究和倡導組織“E3G”的觀察員凱西·布朗表示,“在全球氣候行動雄心受挫的時刻,該聯合聲明發出了一個及時且迫切的信號,表明氣候領域的領導力正在重振。” (作者索米尼·森古普塔,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