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集引發預立醫療關注潮 北市簽署最多 議員籲降費助弱勢

Netflix熱播影集「忘了我記得」講述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的故事。北市議員鍾沛君指出,超高齡社會來臨,市府應降低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負擔、擴充服務醫療院所數,纔跟得上人口結構變化速度。(本報資料照片)

近來Netflix熱播影集「忘了我記得」講述失智症患者與家屬的故事,其中「預立醫療決定」議題引發討論。北市議員鍾沛君指出,2024年全國約有2.6萬人簽署「預立醫療決定」,北市佔3分之1。但超高齡社會來臨,市府應降低簽署意願人負擔、擴充服務醫療院所數,纔跟得上人口結構變化速度。北市衛生局迴應,將持續擴大補助對象,但須面對預算有限和醫護不足的挑戰。

北市目前共有23家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機構,包含17家醫院、6家診所(含聯醫門診部),只要年滿18歲、在超過200牀的醫療院所、至少2名見證人一起接受諮商即可簽署,需2000元至3500元不等的諮詢費用,公證人也須繳納500元認證費,若以團體申報則爲800元 。衛福部統計,2024年全國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有2萬5816人,北市約有8468人,其中又以聯醫4044人最多、費用2250元爲北市最低。

鍾沛君表示,「預立醫療決定」 旨在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善終權益,同時也避免家屬內心的拉扯。但就現實觀點考量,北市高齡人口不斷增加、醫護人力有限,應設法增加北市有能力及意願提供諮詢服務的醫療機構,才能跟上人口結構變化速度,也減緩醫療長照系統重負。建議降低意願人自主負擔,如每年開放100至200人免費或者訂立總額讓部分人免費、提供參與諮商專業人員津貼。

「預立醫療決定」 適用於5類人,分別爲末期病人、不可逆轉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經中央公告疾病。北市聯醫補助4大對象諮商費,分別爲「身心障礙」、「重大傷病」、「臨牀失智症評估量表(CDR)達 0.5 分以上」、「罕見疾病」、「接受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劃服務」、「使用長照服務之日間照顧服務」者,以及1位主要照顧者,共計2人全額補助;「低收、中低收入戶者」、「北市列冊獨居長者」、「北市列冊街友」; 65歲以上長者800元補助;北市補助對象如符合健保補助條件者,優先適用健保補助。

衛生局長黃建華表示,北市推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除輔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機構、培訓專業團隊及推廣人員,也辦理社區宣導講座、大型活動及校園宣導; 另一方面持續往減輕民衆負擔、擴大補助對象的方向前進,但增加服務量能,必須面對預算有限和醫護、社工不足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