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AI浪潮 聯發科蔡力行重磅宣佈首顆2奈米晶片9月完成流片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在今天的專題演講中宣佈,決定與緊密合作夥伴臺積電合作,在今年9月完成首顆採用臺積電2奈米制程的晶片流片(tape-out)。記者簡永祥/攝影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今日在臺北國際電腦展擔綱擔任主題演講時,重磅宣佈專注技術領先使命的聯發科,決定與緊密合作夥伴臺積電合作,在今年9月完成首顆採用臺積電2奈米制程的晶片流片(tape-out),雖然蔡力行未言明會是何款晶片,一般預料可能是聯發科新世代AI旗艦手機晶片及協助輝達開放系統的NVLink Fusion 的客製化ASIC。

所謂的流片是將設計好的積體電路(IC)佈局轉換成實際的物理晶片的過程,就像流水線一樣,這個環節處於晶片設計及量產的中間階段,是晶片製造的關鍵環節。

蔡力行今天的專題演講也獲AI教父黃仁勳親自站臺力挺,蔡力行並秀出未來將在車用、物聯網、超級電腦和雲端ASIC四大領域與輝達緊密合作。

聯發科今年首次在臺北電腦展大舉展示聯發科在5G、6G 、車用、智慧居家等與AI連接的解決方案,正如蔡力行在專題演講中,聯發科的使用是技術領先、豐富生活,AI發展愈來愈普及,聯發科將以最先進的技術,將AI應用帶到每個應用領域。

AI發展有多快速呢,蔡力行以CPU近六年的運算速度增加逾三倍,AI晶片運算速度卻暴增逾29倍,即可知道爲因應巨量資料需求,AI運算的NPU晶片效能會愈來愈強。

爲此蔡力行宣佈聯發科將會導入臺積電最先進的2奈米制程,並於今年9月完成首顆晶片流片。蔡力行雖未說明會用於何種應用,一般預料可能是聯發科新世代AI旗艦手機晶片及協助輝達開放系統的NVLink Fusion 的客製化ASIC。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今天的專題演講也獲AI教父黃仁勳親自站臺力挺,蔡力行並秀出未來將在車用、物聯網、超級電腦和雲端ASIC四大領域與輝達緊密合作。記者簡永祥/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