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公地放領重新啟動 賴清德總統現場勘察宣佈兩要件缺一不可
賴清德總統今到彰化縣溪州鄉看農民承租的公地,旁邊是立法委員陳素月和黃秀芳。記者黃仲裕/攝影
政府將重啓公地放領政策,賴清德總統今到公地承租「大戶」溪州鄉宣講政策,指出必須1976年9月24日前已合法取得耕種權利迄今仍承租、符合國有耕地放領實施政策辦法,全國4445人有資格,縣市政府和鄉鎮市公所要多幫承租農民辦理申請放領手續。
內政部今在溪州鄉濁水溪堤防內的榮光村公地道路旁,舉辦公地放領政策說明會,內政部、財政部官員到場,彰化縣政府地政處、溪州鄉長江淑芬、立法委員陳素月和黃秀芳、縣議員李俊諭,及多名承租公地的地主到場。
內政部長劉世芳先簡報,指出政府公地放領政策在依法行政、信賴保護、國土保育的三大原則上,內政部經過1年多100多場會議作出決議,1976年9月24日前承租國有平地耕地(農牧用地或養殖用地)、符合國有耕地放領實施政策辦法,有這兩項資格者,平地耕地公地面積1731.66公頃、8023筆、4197人、養殖用地公地面積243.06公頃、279筆、248人。
劉世芳說,全國14個縣市有可放領公地,內政部已成立公地放領審議會,今年底前有關縣市將成立公地放領工作小組,將推動公地放領作業。
承租公地的榮光村長鄭章廷等人贈送紅心芭樂給賴清德總統,賴清德第一次到溪州鄉,先誇讚溪州鄉西瓜很出名,芭樂、稻米等農產品很優質,剛纔收到芭樂可能以後會常來溪州,且他來溪州鄉沒那麼簡單,是經過一年多、100場會議纔來,要拿芭樂不是那麼簡單。衆人聞言哈哈大笑。
賴清德說,公地放領資格有兩大要件,彰化縣公地承租面積58.63公頃、331筆、172人,溪州鄉是公地承租大戶,有57公頃、309筆、153人,農民從高曾祖父時代開墾荒地,國民政府來的之後收歸國有,到現在承租耕作公地,政府原本在前總統陳水扁2003年就想推動公地放領,因1999年大地震等因素而未辦理,政府要把農民數代承租且實際耕種土地交給農民,重啓公地放領政策。
賴清德等人隨後實際踏勘公地,瞭解農民承租後種植水稻、苗木、花卉等作物,賴清德笑着說,政府實施公地放領政策給農民安心耕作,農民不要興建房舍移作他用。農民連忙揮手說「不會、不會,我們一定農地農用。」賴清德看完後離開,公地放領人員回答農民,相關申請作業有待中央進一步指示,目前處於政策宣導階段。
彰化縣溪州鄉榮光村長鄭章廷贈送紅心芭樂給賴清德總統。記者簡慧珍/攝影
公地放領原則。記者簡慧珍/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