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美國要鞏固高科技領導地位 臺灣就是不可或缺夥伴
▲總統賴清德出席「臺灣美國商會2025年謝年飯」。(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0日晚間出席「臺灣美國商會2025年謝年飯」時表示,美國要推動本土製造業再工業化、以及鞏固高科技領導地位,成爲世界AI中心,「臺灣就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他說,美國在晶片設計領域具有領先地位,臺灣則在半導體制造領域,扮演供應鏈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長期以來,美國商會擔任臺美橋樑,不僅爲臺灣向美國各界發聲,也不吝對臺灣的產業發展提供建言,我要向各位美商朋友,致上深深的感謝。
賴清德指出,美國商會在今年1月發佈的「2025商業景氣調查」(Business Climate Survey),充分展現了外商對臺灣市場的信心。他說,很高興看到,八成以上的受訪美商去年在臺灣的營運穩定獲益,並且樂觀看待未來一年的發展,也有九成的企業,將維持或擴大在臺灣的投資規模。
賴清德表示,在座美商朋友在臺灣的正面發展,以及對未來展望,所抱持的信心,都是臺灣良好投資環境的證明。他說,現在美國是臺灣主要投資來源國,去年美國來臺投資金額,佔整體外來投資金額11.5%。
賴清德指出,前年美商英特格高雄新廠、美光臺中四廠陸續啓用。Google在臺灣設立的、海外最大研發中心,則在去年啓用,超微和美國雲端運算大廠,也持續佈局臺灣。
賴清德說,這幾年來,美國也已經成爲臺灣最大的投資對象。去年,臺灣對美國的直接及間接投資,佔整體對外投資比重四成以上。四年前,臺積電到亞利桑納州投資,創下當時規模最大的外國在美直接綠地投資案,這個月,臺積電宣佈對美國擴大投資,再次刷新紀錄,代表着臺美互惠共榮的持續發展。
此外,賴清德也表示,不只有臺積電,環球晶也在德州設立全美最大的12吋矽晶圓廠,後續會有更多產業跟進,展現臺灣產業自信跨過太平洋、「東拓」美洲大陸的全球佈局。
賴清德表示,美國要推動本土製造業再工業化、以及鞏固高科技領導地位,成爲世界AI中心,臺灣就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夥伴。美國在晶片設計領域具有領先地位,臺灣則在半導體制造領域,扮演供應鏈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賴清德強調,爲因應地緣政治變化,以及迎接智慧化時代來臨,臺灣會堅定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次世代通訊、安控,帶動下一階段的經濟發展,投資臺灣正是時候!
賴清德說,政府會持續整合國內相關部會、接軌國際標準,創造更友善的投資環境。他也相信,臺美企業可以運用各自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相互投資,爲雙方產業創新及發展,挹注強勁的動能。
賴清德指出,同時希望能夠持續深化臺美貿易關係。去年,臺灣是美國第七大貿易伙伴,排名比前年上升一個名次,雙邊貿易總額成長24.2%。
賴清德說,現在臺灣準備擴大對美國的採購,無論是工業產品、農產品或天然氣。今天很高興阿拉斯加鄧利維州長專程來到臺灣,阿拉斯加的天然氣品質很好,運輸到臺灣的距離也近,因此很有興趣採購阿拉斯加的天然氣,這不但符合我們的需求考量,也符合我們的能源安全。
賴清德表示,未來希望美國商會,能夠持續支持儘速解決臺美雙重課稅問題,消除雙邊投資經貿活動的租稅障礙,進一步提升臺美互惠互利的經貿夥伴關係。
在區域安全上,賴清德表示,維護區域及全球安全穩定,是臺美經濟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感謝 川普總統上任後,跟日本石破茂首相,發表聯合聲明,展現對臺海和平穩定的堅定支持。
賴清德表示,面對威權主義的擴張,臺灣將持續守護民主自由的價值,在區域及全球安全中,扮演負責任的角色。他說,目前臺灣的國防預算約佔GDP 2.5%,政府將優先編列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GDP 3%以上的目標,持續推動國防改革,強化臺灣自我防衛力量,也會和美國等民主國家加強合作,共同守護區域的穩定及繁榮。
賴清德說,歡迎臺美在國防產業上的持續合作,他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就可以爲彼此的國防產業、以及打造「非紅供應鏈」,帶來更多成就,也能促進和平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