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兒虐案「吹哨者」反遭清算?立委與民團呼籲健全揭弊者保障

立委林月琴(左三)、陳培瑜(右二)、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陳志遠(右一)、律師紀嶽良(左二)、花蓮鄉禪光育幼院前院長孟繁嘉(左一)上午在立法院舉行「安置機構兒虐問題待解,揭弊者反遭清算」記者會,針對禪光育幼院管理系統失能與揭弊者困境,呼籲衛福部切勿放任花蓮縣政府追殺揭弊者,積極研商修正兒少法規,健全揭弊者保障,並強化中央監督地方及機構權責。記者黃義書/攝影

立委林月琴、陳培瑜、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陳志遠、律師紀嶽良、花蓮鄉禪光育幼院前院長孟繁嘉,上午在立法院舉行「安置機構兒虐問題待解,揭弊者反遭清算」記者會,針對禪光育幼院管理系統失能與揭弊者困境,指解決問題就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呼籲衛福部切勿放任花蓮縣政府追殺揭弊者,積極研商修正兒少法規,健全揭弊者保障,並強化中央監督地方及機構權責。

林月琴表示,花蓮禪光案凸顯花蓮縣政府及衛福部在機構監督管理的嚴重失職與體制怠惰。花蓮縣府社會處在過去多起通報案件中消極處理,延宕調查與輔導時機,使求助兒少未能獲得即時保護。林月琴表示對本案唯一揭弊者,花蓮縣府卻推諉卸責、開罰不手軟,不僅未能查明延遲通報的阻卻違法事由,更將案件曝光媒體廣傳之責,完全歸咎於揭弊者一人。林月琴進一步表示,此禪光育幼院案衛福部理應扮演監督地方政府角色,但揭弊者訴願後的審議結果,卻是「照抄」縣府報告,未能進行實質調查,缺乏具體作爲而使揭弊者持續深陷體制內、求助無門。

禪光案事件的吹哨者禪光育幼院前院長孟繁嘉表示,過去多年在藥癮與愛滋社區照顧的第一線服務,深知成癮和童年逆境往往息息相關。看到孩子在機構裡受到不當對待自己無法沉默。揭弊並不是勇敢的選擇,而是不得已的決定。沉默,就等於放任更多童年陰影繼續發生,要讓孩子的童年多一點希望,少一點陰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