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者揭弊 勇敢打破官師相護醬缸
昨天聯合報社論評論臺師大「抽血換學分」事件是「假藉學術之名遂行剝削」,下午臺師大校長、相關行政主管、脅迫學生抽血的教授,終在民情激憤的輿論壓力下集體鞠躬道歉,承認錯誤與過失;教育部也聲明要求臺師大嚴厲處分利用權勢傷害學生的教授。這戲劇化的轉折,讓我想起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名言:「一個人可以改變世界,而每個人都該去嘗試。」
簡奇升同學挺身而出、堅持揭弊的英勇行爲,突破了高教體制內沉默鄉愿,及官官、師師相護的醬缸文化,產生鮎魚效應,爲高教體系注入一股清流,更有益於阻卻霸凌、遏制犯罪;而且,對於所有的受害同學而言,有人挺身揭弊,促成加害者接受制裁,其實還具有心理療愈的效果。他們長期以來憋在心裡的冤屈、痛苦,終於有人爲他們出了一口怨氣!誠如簡奇升所說:「未竟之事,難以過去。」現在,駭人聽聞的醜聞終於曝光了,全國矚目,臺師大、教育部、國科會、衛福部等,在輿論壓力下,已無法再怠惰、包庇,受害者卡在心中多年的心結,總算可以放下。
社會大衆在此事件中可以學到的功課是:「表達是跨出被壓迫的第一步。」長期遭受霸凌,卻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將委屈憋在心裡,這對心理健康是一種戕害,是會憋出病來的。因此,簡同學選擇吹哨,發出聲音,表達冤屈,這是有智慧的選擇。她大聲的吹哨、不停的吹哨,一直吹到所有的人都聽到了,吹到做壞事的人害怕,吹到那些被霸凌的人知道:有人替他們吹哨了!加害者即將遭到制裁,他們的血淚冤屈終於得到了平反!
簡奇升選擇吹哨揭弊,不僅對受害者是一種心理療愈,更爲教育界、體育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而對於揭弊人自己,這已經不只是心理療愈了,這更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過程,因爲她跟二○○二年時代雜誌所選出的風雲人物一樣,都是揭弊人、吹哨人,他們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選擇做真實的自己。他們堅信:真相絕對不可以被一筆抹滅,真相就是力量!
簡同學的辯證思維令人讚賞。她在記者會上把墨鏡拿掉,不戴口罩,以本來面目面對媒體記者,她說:「我不需要遮遮掩掩,需要遮遮掩掩的是別人。」沒錯,我們善良正直的人不需要害怕霸凌者,應該害怕的是霸凌者,而不是我們,因爲霸凌者的作爲是見不得陽光的。
曾國藩說:「君子愈讓,小人愈妄。」選擇沉默、忍讓、不作爲,只會讓霸凌者軟土深掘,肆意妄爲。只要我們敢表達,只要我們敢說出真相,欺善怕惡的霸凌者纔會受到制約,因爲:「真相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