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有白斑非胎記是罕病 全臺粗估3萬名結節硬化症
醫師提醒,孩子身上若有不明胎記,應進一步篩檢是否有先天性疾病或遺傳性疾病。新生兒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醫師,我的孩子身上有不明顯的白斑,是胎記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主任蔡政道表示,新生兒出生時的白斑不一定是胎記,恐是一種罕見疾病「結節硬化症」,有1/3的病友是遺傳,2/3病友爲基因突變,會在皮膚、臟器產生結節硬化,影響遍及全身。
蔡政道說,結節硬化症的發生率約1/6000,若以全臺人口數來推算,推估國內患者逾3萬人,但健保資料庫登記僅792人,代表還有許多未被診斷出的個案。他指出,結節硬化症很難被精確統計,因爲許多案例的症狀並不明顯,甚至長在皮膚上的血管纖維瘤被誤認爲是惱人的青春痘。
蔡政道強調,結節硬化症會隨着年紀增長,而有不同症狀,嬰兒時期常見白斑、局部性癲癇;青少年階段可能出現腎血管肌脂肪瘤、心率不整等。「結節長在各個部位,所以症狀複雜性高,需要跨科別、跨團隊照護。」他呼籲,家長勿輕忽孩子的皮膚問題、情緒障礙,身上的組織都可能有細胞不正常生長。
患有結節硬化症的孩子,家長最擔憂「智能發展」。蔡政道說,雖然結節多爲良性腫瘤,但長在腦部易造成癲癇;當癲癇不斷髮作,對大腦發育、學習能力、情緒控制絕對有影響,部分病人有自閉行爲以及學習方面的障礙,需要接受早期療育,且須終身以藥物及飲食控制病情。
除了發生在腦部會造成癲癇、影響智力與身體成長外,結節長在腎臟可能腎功能低下、出血,嚴重甚至需洗腎。而病竈發生在肺臟,會有咳血、氣胸、呼吸困難等問題。蔡政道指出,結節硬化症是一種多系統疾病,但如果服藥控制,多數患者可擁有正常生活,他的門診就有6、70歲的病友。
結節硬化症屬於罕見遺傳疾病的一種,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提醒,民衆應透過孕前、產前篩檢,大幅降低隱性疾病的遺傳風險。另外,透過新生兒篩檢爲孩子的健康把關,瞭解孩子是否有先天性異常疾病,預防發展遲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