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潮世代退休族防4大「日常錢坑」 專家指明理財心法
美國個人理財專家提醒,財務相對優勢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也有把「非必需開銷」列爲日常必要花用的情形。這會影響退休族的財務安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生於1946年至1966年之間的「戰後嬰兒潮世代」是各國公認目前擁有較多財富的一代,如今可能正準備退休或早已退休。人類壽命愈來愈長,爲了老後生活無虞檢視自身財務的同時,日常開銷可能早就出現漏洞而不自知。理財諮詢業者提醒,很多嬰兒潮世代的人們往往把一些並非必要的消費項目視爲「必需品」,影響了可支配的支出數字,仰賴固定收入生活的退休族更是務必留意。
美國理財網站GoBanking週五(17日)報導,把可自由支配的支出用途列爲必需品,很可能導致某些開銷超支,佔用了原本更適合歸於短期或長期儲蓄、償還貸款或債務的資金。設於美國加州的個人理財諮詢業者Credit Karma消費金融專家艾列夫(Courtney Alev)指出,無論對於「生活必需品」有何觀念,想把錢花在能帶給自己快樂的事物上,這是人性;然而對於正逢退休年齡的戰後嬰兒潮世代而言,非必要的消費習慣不僅影響日常預算,可能衝擊原本位於社會上層的財務優勢。
退休族仰賴固定收入過活,務必審視日常各項開銷是否真的出於必要,以免影響可支配花用而不自知。(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Credit Karma今年4月一項研究要求美國各年齡層受訪者心目中最重要的「非必需」用品或消費。嬰兒潮世代四大首選爲Netflix(網飛)等串流影視服務(29%)、旅行(23%)、外食(23%)、護膚美容用品(22%)。這4類開銷在不少人心目中早已成爲「日常必需品」。
身爲嬰兒潮世代若處於必須控制日常花用的情況,艾列夫建議務必審視自身支出並找出非必要開銷。在犒賞、安慰自己這方面,應優先考慮把預算用於能帶來最大快樂與價值的項目。例如,若想出遠門旅遊,外食或美容保養品花用就要剋制,以確保應急儲金持續進帳或不受影響。也就是說,在享受的同時,老本也能獲得持續進帳或有效緩衝,以防喪失面對意外的應變力。
艾列夫建議,把財務安全列爲最優先:「花錢滿足自己的願望之前,先確保高利息借貸或債務已減少或完全免除,而且要積極未雨綢繆。實現財務目標的過程不妨採用『完成任務領獎賞』遊戲式做法,例如,這個星期儲蓄額度達成後,週末上館子打牙祭。」
Credit Karma研究顯示,戰後嬰兒潮整體而言是傾向於「理性消費」的世代,87%受訪者表示,若未來幾個月財務可能惡化就會強烈考慮排除非必要支出,84%不願爲了維持財務運作而揹負卡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