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除息旺季 雙高題材有看頭
臺股除權息旺季到,鎖定高殖利率題材,預期後市仍有表現空間。圖/本報資料照片
上市櫃近五年稅後純益及現金股利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揭露各國對等關稅稅率,市場震盪加大,投信法人認爲,臺股除權息旺季到,若拉回至相對低點反而是進場機會,佈局鎖定高殖利率題材,且具有高度成長標的,包括AI供應鏈、半導體等,近期將有多重題材優勢,預期後市仍有表現空間。
投信法人觀察,各國對公佈關稅消息後股市震盪幅度較預期小,顯示市場已逐漸適應川普風格,至於匯損是一次性認列,且大型企業多有相關經驗應對,不影響中長期成長趨勢,有利把握震盪機會精挑優質標佈局。
臺中銀投信臺股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從高殖利率角度,去年臺灣上市櫃公司獲利超過4兆元,配發現金股利可望達2.3兆元,可望吸引領息族資金入駐,當除息過後一些避稅資金亦可望迴流股市,持續推升這些高息股;從高成長角度,臺灣外銷訂單已呈現連續數月成長,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主要由電子產品、資訊通訊等AI相關供應鏈表現最爲亮眼,近期在AI指標股輝達持續創新高帶領下,相關供應鏈成長動能強勁,法人資金亦將持續推波助瀾,帶動股價表現。
臺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在AI股強攻帶動下,臺股攻上23,000點,整體來看,臺股此波上漲已超過4,000點,大致已反映貿易戰暫停的利多,但愈接近談判期限,市場的變數也越多,追價意願也趨薄弱,加上後續尚有半導體的產業關稅尚未出籠,及企業第二季財報將反映新臺幣升值等不確定性,故研判臺股第三季以震盪格局爲主,個股表現爲主。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分析,關稅政策影響逐步淡化,同時先前引發關注的國際地緣衝突也趨和緩,在市場氛圍改善下,臺股加權指數站穩於22,000點之上。後續來看,短期仍須留意關稅政策的影響,因此下半年在投資操作上,仍宜採選股不選市、靈活調整之策略,以因應市況變化,在產業方面,隨着AI應用快速發展,衍生對算力的強勁需求、國際CSP持續擴增資本支出,加上主權AI浪潮崛起,種種進展都代表AI題材持續爲投資佈局重心,臺灣具有完整的AI產業鏈可望持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