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老董侵佔41億卻只判10年半?原來是吉林地院出錯
價值400萬、被拍賣的涉案車輛照片。(取材自法拍頁面)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農商行原董事長董英直的豪華跑車近日被拍賣,法院執行裁定書顯示「董英直侵佔41億元(人民幣,下同)」引發不少網友質疑如此「鉅貪」卻只判刑10年半。有知情人士表示,「侵佔41億元」(約新臺幣166億元)爲筆誤,實爲4100餘萬元(約新臺幣1.7億元),白山市江源區人民法院已補正。不過這個筆誤仍被大批網友斥離譜,諷法官「草臺班子」。
據華夏時報報導,該輛京牌二手邁凱倫爲2014年款,初登記於2017年,里程僅5600公里,評估價99.2萬元。因涉及原江源農商銀行董事長董英直職務侵佔案被查封,6月29日由吉林江源法院進行司法拍賣,僅1人報名,以起拍價89.28萬元成交。法院原執行裁定書稱,董英直被判刑10年6個月,並追繳「違法所得41億餘元」,驚人金額迅速引發公衆討論。
但法院於6月30日發佈補正裁定書,稱此前裁定存在筆誤,實際應爲「41388724.31元」,即4100餘萬元。補正裁定公開於拍賣頁面後不久即被撤下。記者多次致電辦案法官未果,聯繫書記員亦無迴應。有法院工作人員表示,書記員當天正在執行送達任務。
近年來類似筆誤事件屢見不鮮。綜合紅星新聞、北京青年報報導,2024年內蒙古一名被告因判決起始時間錯寫提前出獄近9個月;浙江諸暨法院則曾因判決書錯漏百餘處,將一筆5735019.54元的借款多寫了一個「萬」字,直接從百萬量級躍升爲百億量級,而啓動追責。前檢察官、律師魏景峰指出,文書筆誤多因人工疏忽、審覈不嚴及模板錯用所致,雖屬偶發,但恐影響司法信任。
此事也引發網友熱議,有人嘲諷「人家是抹零,你抹中間,砍價又學到一手了」、「草臺班子」,也有人提出質疑「公務文書不是通常都要漢字大寫,配合數字表示資產金額的嗎?兩個都寫錯啦?」
江源法院作出新的執行裁定書。(取材自華夏時報)
法院原先裁定書曾顯示,董英直違法所得41.38億元。(取材自經理人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