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個貸“開門紅”退燒?利率下探保持理性 規模情結恐難持續

新年伊始,銀行信貸之戰已經打響,相對往年卻有些“冷清”。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多家銀行消費貸利率再度下探,普遍進入“2時代”,但總體保持相對“理性”狀態,極低利率幾乎絕跡。

“今年比往年攬客更加艱難,各家銀行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北京地區某股份制銀行信貸人員張傑(化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今年“開門紅”期間,新客增長並不容易。

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信貸“開門紅”是常見的銀行營銷方式和手段,希望藉助利率下降等方式吸引更多客戶。個人消費貸利率下調,有助於個人消費成本的下降,促進市場復甦。相關優惠可能還會階段性維持一段時間。

不過,另有銀行人士指出,銀行通過利率下降這種“跑馬圈地”方式,在未來或不能持續。如今銀行的貸款利率下降空間越來越窄,潛在客戶的增速也有所下降。銀行應該拒絕低水平“內卷”,並着力提升服務等綜合能力,增加客戶黏性。

銀行貸款利率普遍進入“2字頭” 民生銀行推出“組團”貸

進入1月份以來,多家銀行推出信貸優惠活動。在消費貸領域,銀行給出的優惠利率普遍降至“2字頭”,其中不乏國有銀行。不過,與去年9月多家銀行消費貸利率低至“1字頭”相比,今年消費貸的優惠力度與規模更加“理性”。

建設銀行湖北分行公衆號最新發文稱,該行個人消費貸款年化利率低至2.9%,利率優惠券派送活動於2025年1月1日起。優惠券全省只有600張,數量有限。而該行在去年年底的消費貸款利率爲3.15%起。

招商銀行“閃電貸”向客戶發放優惠券。貝殼財經記者從招商銀行App上看到,該行爲客戶提供閃電貸利率優惠券,使用該優惠券後,年化利率可低至2.88%。但該優惠券的有效日期爲今年1月2日至1月26日。

一些城商行、農商行也紛紛在近日推出了消費貸利率優惠措施,如徽商銀行鍼對房貸客戶的“消費e貸”、繳存公積金客戶專享的“徽銀e貸”等貸款產品均限時可享2.88%的利率。

部分銀行在推出新客簽約享受低利率的同時,還推出了“組團”可享低利率的優惠措施。如民生銀行發佈海報顯示,該行鍼對新簽約客戶的貸款利率低至2.76%。同時受邀企業員工3人成團後利率可低至2.88%,5人成團則可低至2.78%。

信貸利率優惠更加“理性” 攬客越來越難

儘管今年年初“開門紅”的貸款利率普遍仍有下降,但較去年底下降幅度不大。如在消費信貸方面,部分銀行在去年已頻繁推出優惠活動,已執行了3%以下的貸款利率,部分銀行甚至出現了低於2%的消費貸利率。而今年“開門紅”信貸利率優惠卻更加“理性”。

“現在的‘開門紅’攬客越來越難。”張傑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想要撬動客戶比往年更難,各家銀行競爭也很激烈,價格已經有了“卷不動”的無力感。如今的客戶不只看價格,還要看銀行的服務和綜合性價比。

另有銀行內部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從銀行信貸利率來看,如今下行的空間已經十分有限。去年銀行存款利率雖然多次下降,但貸款端成本底線就在3%左右。如今銀行貸款利率已經是歷史最低水平,疊加銀行間的競爭很激烈,類似的信貸產品各家銀行給出的利率相差並不大,因此想要靠利率優惠“取勝”更是難上加難。

自去年以來,銀行息差持續承壓。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淨息差降至1.53%,較上年末下降16個基點。

除了利率因素之外,潛在客戶、優質客戶的增長也有所放緩。張傑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也正因此銀行對於原本的優質客戶都十分看重,儘可能將更多優惠給到客戶。

一位東部地區城商行內部人士也直言,在潛在客戶增長趨於平緩的狀態下,單純靠壓低價格這種“野蠻增長”的方式越來越難以攬客。雖然消費貸近年來增長迅猛,但潛在用戶的增長卻相對放緩。這意味着消費貸可能在未來某一節點出現市場飽和的狀態,通過類似“開門紅”這種促銷方式獲客也會變得越來越難。

“現在是個貸快速跑步佔領市場的階段,未來一段時間,各家銀行還會通過低價獲得基礎客戶,但預計這樣的模式很快就難以持續了。”他還表示,一旦新客增長小於銀行不良的增長,這樣“跑馬圈地”的拉新模式將難以持續。

銀行拒絕低水平“內卷” 轉向精準“私域營銷”

多位銀行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今年的“開門紅”似乎並沒有往年那麼熱烈,“開門紅”活動依然持續,但總體並沒有以往“大幹特幹”的場面了。一些銀行內部雖然對於“開門紅”的任務沒有下降,但也不像過去幾年那樣狠抓增長規模。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利率下探空間有限、客戶增速放緩的原因,也有營銷方式改變的原因。”上述東部地區城商行內部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銀行對於客戶的營銷手段也已經從過去簡單粗放的“廣撒網”過渡到如今的精準營銷,即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對確實存在信貸需求的客戶進行“私域營銷”。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銀行發現,通過降低利率等簡單粗暴的方式攬客,效果並不理想。通過低價吸引的客戶,大多數無法成爲銀行忠實客戶,也無法爲銀行創造更多的盈利價值。而銀行低價促銷的目的則是儘可能地在潛在客戶市場消耗完之前,將客戶吸引到自家銀行,並通過各類服務讓其成爲銀行的深度用戶。

對此張傑也深有同感。在他看來,現在的個人貸款客戶越來越成熟。在辦理業務時,客戶除了會考慮利率之外,還會看銀行綜合成本和服務情況,如果銀行服務更好、綜合成本更低,那麼只爲“開門紅”優惠而遷徙的可能性就較小。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也表示,當前,銀行應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不追求簡單的規模增長和市場份額,而是要堅持走高質量、集約化發展之路,保持發展的穩健性和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監管部門和越來越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經意識到了相關問題,並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開門紅”衝量問題和“低水平內卷”問題。

央行在去年初就曾多次表示,要引導金融機構加強信貸均衡投放,適當平抑“開門紅”過度衝高。一季度,銀行貸款投放節奏向歷史平均水平迴歸,爲後三個季度貸款投放留有後勁,抑制資金沉澱空轉。

此外,近期工商銀行行長劉珺亦發表文章稱,針對銀行業低水平“內卷”問題,進一步強化自律管理,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要帶頭堅決不打“價格戰”。在貸款端,在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基礎上,堅持定價即經營,不發放稅後利率低於同期限國債收益率的貸款,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防止資金淤積空轉。

“銀行是時候放下‘開門紅’情結了。”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應該進一步轉化思路,儘可能服務好已有的存量客戶,平穩經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基礎客戶較少、服務相對較差的銀行信貸壓力將明顯增加,也更容易被同業所取代。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