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微軟,OpenAI收購“AI編程獨角獸”Windsurf失敗,谷歌“黃雀在後”
OpenAI收購AI編程助手Windsurf的談判因微軟知識產權擔憂而告終,這起原本價值30億美元的交易最終被谷歌截胡。谷歌將僱傭Windsurf首席執行官Varun Mohan及部分員工,並獲得該公司技術的非獨家許可。
歷時數月的收購談判在近日宣告破裂。7月12日,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知情人士透露,Windsurf團隊對其編程助手如何融入OpenAI與微軟的現有協議表達擔憂。根據該協議,OpenAI需要與微軟分享其技術,這成爲交易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谷歌將爲Windsurf技術許可支付費用,但不會持有該公司股份。這筆交易將爲Windsurf的投資者帶來回報,員工也將獲得現金收益。Windsurf將繼續作爲獨立公司運營,約250名員工中的大部分將留在公司繼續開發面向大型企業的編程工具。
分析稱,此次交易失敗凸顯了大科技公司在AI編程工具領域的激烈競爭,以及複雜的合作關係如何影響行業整合。AI編程助手市場正成爲科技巨頭爭奪的關鍵戰場,相關工具能夠顯著提升軟件開發效率。
微軟協議成交易"攔路虎"
OpenAI與微軟的現有協議成爲此次收購失敗的核心障礙。根據協議,微軟擁有在其雲平臺獨家託管OpenAI模型的權利,並可獲得OpenAI知識產權的訪問權限,該協議有效期至2030年。
OpenAI曾試圖將Windsurf從現有合同中豁免,但這一努力顯然未能成功。據The Information此前報道,OpenAI一直在嘗試重新談判與微軟的協議,以防止微軟獲得Windsurf的知識產權。
交易談判過程中還出現了其他複雜情況。在收購談判消息公開後,被開發者視爲構建最有效編程模型的Anthropic限制了Windsurf對其模型的訪問權限。Anthropic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Jared Kapl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向OpenAI出售Claude對我們來說會很奇怪"。
谷歌搶灘AI編程工具市場
報道稱,谷歌通過這筆交易在AI編程工具這一競爭最激烈的領域獲得重要進展。Mohan和其他Windsurf員工將加入谷歌DeepMind,專注於代理編程工作。
通過獲得Windsurf的技術授權和關鍵人員,Google在AI編程工具領域的競爭力有望得到提升,同時避免了複雜的股權收購流程。
這種"人才+技術許可"的交易模式已成爲大科技公司獲取AI人才的流行方式。
去年,谷歌僱傭Character AI聯合創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同時支付27億美元技術許可費用。微軟也曾支付約6.5億美元許可費,僱傭Inflection的大部分員工包括聯合創始人。
Meta同樣採用類似策略,上月向Scale AI投資143億美元,同時僱傭該公司首席執行官Alexandr Wang和多名高級員工。據悉,Meta也曾就交易或收購與Windsurf進行過談判。
AI編程助手市場競爭白熱化
報道指出,AI編程工具市場正成爲科技公司爭奪的焦點,相關產品能夠幫助工程師更快速地編寫和編輯軟件。
這一領域的另一家熱門初創公司Cursor最近年度經常性收入突破5億美元,並拒絕了包括OpenAI在內的收購方興趣。
Cursor的製造商Anysphere上月從Accel等投資者處融資,公司估值達到99億美元。該公司此前也曾拒絕收購提議,顯示出優質AI編程工具公司的稀缺性和高估值。
Windsurf原名Codeium,其AI編程助手在開發者社區中頗受歡迎。在新安排下,該公司商務負責人Jeff Wang將出任新首席執行官,繼續領導剩餘團隊爲大型企業開發編程工具。
分析指出,這些非傳統收購協議讓大科技公司能夠快速招募頂尖AI研究人員,同時避免正式合併的冗長審查程序,在AI人才爭奪戰中佔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