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身臺南市場裡的新加坡美食!跨國師傅親授肉骨茶秘技 「新臺祺之家」重現獅城的在地美味

臺灣人寬廣的不只是心,還有味覺。臺灣歷史上曾經歷過多次移民與殖民,使得這塊土地充滿了各處的鄉愁之味。這些移民和殖民者帶來了己身習慣的飲食習慣和料理技巧,深深地影響了臺灣的飲食文化。正因爲如此,臺灣人的味蕾總是勇於嚐鮮,善於接納各種風味各異的料理,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在這片寶島上交相輝映,每一種料理都在臺灣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家。

接過「新臺祺之家」之家的名片,立刻就明白店名的由來,林祺軒和蘇雪祺這對夫妻檔,名字裡剛好都有個「祺」字,而老闆是臺灣人,老闆娘是新加坡人,順着這樣的邏輯就有了「新臺祺」。

有點酷酷的林祺軒,說起兩人的愛情故事,年分數字背得比九九乘法表還熟──那是7年前在一座幽光隱隱、莊嚴靜謐的廟裡,蘇雪祺來臺灣旅遊,而林祺軒正好也在廟裡參拜,就像神佛牽起的紅線,將兩人拴在一起,在2017年成爲男女朋友,談起相隔海洋的異地戀。

異國情緣牽線,遠赴新加坡學藝轉行

2018年,林祺軒的職場生涯遭逢鉅變,原本在知名企業擔任主管的他,因公司人事問題被資遣,曾經的高收入、高職位成了找工作的阻礙,是無奈也是賭氣,他索性跑去做粗工。看着身邊的愛人拿身體與生活搏鬥,蘇雪祺十分不忍,於是提議,「不如到新加坡學藝,然後回臺灣開個小店吧。」

於是,在多方牽線下,2019年,林祺軒前往新加坡,拜師於擁有40多年曆史的昇陽咖啡店,學習咖椰吐司和各式南洋飲料的製作。「新加坡稱飲料是『水』,老闆問你『喝什麼水』,就是『點什麼飲料』的意思。」林祺軒笑言,新加坡向來有「技藝不外傳」的傳統,能得到昇陽咖啡店老闆的功夫傳授,實在幸運。

林祺軒用心研習,爲了呈現道地新加坡飲料的風味,新臺祺之家衝煮飲料的各式材料、工具都從新加坡帶回來。打開咖啡罐細細品聞,特殊炭焙香如同新加坡當地的熾熱陽光,而衝煮壺裡分別放了攪拌用的木棍。林祺軒表示,當時在新加坡,師傅傳授就是要用這樣的木棍,用別種材質的攪拌棒,風味還真的不一樣哩!

點一杯店裡招牌的「咖啡牛油」,只見熱咖啡上飄浮着一塊白色奶油,第一口感受到咖啡濃厚的炭燒韻味,當奶油慢慢化開,咖啡變得溫潤滑口,滋味很是令人上癮。此外,以新加坡美祿衝煮的美祿茶、加了煉乳的南洋奶茶,都有與衆不同的異國風味。

夜市復興,小店重現獅城的在地美味

臺南中西區的復興市場已逐漸沒落,白天見不到婆婆媽媽買菜與攤販叫賣的熱鬧景象,倒是太陽下山後,會有不少年輕人鑽進市場來吃點小食,似乎一天才正要開始。在這座漸漸沉靜的市場深處,新臺祺之家在此落腳,以一碗碗異國風味的湯頭,喚醒了屬於夜晚的記憶與溫度。

開張初期,儘管食材地道、手藝純熟,生意卻冷清得出乎意料。蘇雪祺至今清楚記得,開店第一天只做了250元的生意,她笑着說,當時心裡雖然慌,但還是彼此打氣,相信總有被肯定的一天。果然,隱身市場裡的新加坡美味,名氣逐漸傳開,以臺南人敏銳味覺爲傲的林祺軒表示,即便在辛苦的草創期,店裡也不做宣傳,「因爲我相信,只要能夠被臺南人喜歡,就等於是通過考驗。」

純正風味,跨國師傅親授肉骨茶秘技

爲了豐富店裡的品項,林祺軒和蘇雪祺再次回到新加坡學藝,這回掌握了肉骨茶、蝦面和叻沙面等料理製作技巧。林祺軒說:「當地師傅把怎樣烹調纔會好吃的秘訣傳授給我,條件是不可以在新加坡做生意。」對此,林祺軒與蘇雪祺心中充滿感謝。

來到新臺祺之家,不能錯過的是招牌肉骨茶。不同於臺灣人較熟悉的黑湯底肉骨茶,新加坡傳統的肉骨茶是白湯胡椒湯底,林祺軒選用溫體豬肉,部位挑選帶油脂的排骨與軟骨,油脂釋放到湯裡,胡椒辛香入口更加溫潤,一碗喝完感覺好不過癮。蘇雪祺笑着說:「我們有免費加湯的服務,曾經有客人一口氣連喝5碗呢!」對於自家料理有信心的林祺軒跟着說:「這樣做是讓客人有回家吃飯的感覺,喜歡就多吃點。」

用愛調味,用心傳承異鄉的溫暖滋味

開店的初心,除了傳遞新加坡美味,林祺軒還有着「寵妻」的考量。原來,隻身來到臺灣的蘇雪祺,在這裡沒有很多朋友,林祺軒希望透過美食讓太太有機會結交更多好友,希望讓她在臺灣找到家鄉的歸屬感。不僅如此,因爲店裡部分的原物料是從新加坡來,每隔幾個月,蘇雪祺便飛回新加坡採購食材,順便探望家人。

回想起彼此攜手度過的日子,林祺軒感性地說,早些年工作不順利時,當時還只是女朋友的太太不離不棄,全心包容鼓勵,如今纔能有這家店。蘇雪祺淡然一笑:「如果因爲他的失意而離開,那便不是真愛。」這家小店,是他們愛的見證,夫妻兩口認真經營、默默耕耘,只爲讓更多臺灣人認識這份來自異鄉的好滋味。

Text/顏怡今

Photo/楊爲仁

※本文由《居心志》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