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心情】遊俠/老之為患
老之爲患。圖/韋帆
「老」所帶來的震撼有如災難片,人在現場,腳下處處是危機,時不時便被嚇得膽顫心驚。初始的丟三落四、不靈光都只是前菜,直至每天醒來,不知今日是何日,更不知是星期幾,只道昨夜已翻越,又是新的一天,這種不確定感餵養了恐慌感,覺得必須有所作爲力抗之。
猶記得幾年前,曾因聽不懂咖啡店服務人員口中「有載具嗎?」的屈辱,加上常看到獨居的失智症權威醫師劉秀枝宣揚老人要懂得善用科技,決定向她看齊。向來對智慧產品戒慎恐懼的我,總擔心一指神功亂按一通會引禍上身,這下痛定思痛,別說建置載具,年輕人手機一刷即付的電子支付也要一併學會。經過大半天摸索,身心即將瀕臨崩潰之餘,竟鬼使神差地完成了,頓時覺得眼前一陣燦爛煙火升起。
從此行走各店家,開始覺得走路有風,雖然初時操作稍嫌不順暢,但比起那些手忙腳亂掏錢、找零半天的銀髮族,竟生莫名優越感。唯有一次,去北海岸新開幕的咖啡店,只見滿是年輕人,付帳時人龍前幾位年輕人皆被店員詢問「載具嗎?」,輪到我時卻是問「發票印出來?」哎,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原來老的氣息如此揮之不去,任你頭戴漁夫帽、臉罩大口罩、一身輕便休閒服,「老」仍不離不棄地跟隨你。
又有一次,手機因電信業者合併,得更換sim卡,店家給了新卡,但要等時效到才能進行。店員要我屆時自己換,沒做過的事當然要問清楚操作流程,首先便問如何開啓sim卡插槽,怎料年輕店員說話含嘴裡,且速度又快,當下來不及接收,再要詢問,便不耐地回以「回家問年輕人」。這?又敗給「老」了,連學習的機會也不給。社會處處充斥着歧視老人的行徑,可高齡化社會已來臨,老人當自強,於是聚餐時掃碼點餐這等小事,即使要花上許久才完成,也不想直接棄械投降。何況,能爲更年長的同伴代點,既助人又多了小小成就感,一舉二得,何樂不爲?
老之爲患,瀰漫生活各領域,既已來到這關卡,只有不斷接受老年生活的各項挑戰。他日,期望從不斷嘗試學習中增加自信,可以擡頭挺胸邁向銀閃閃的日子,至於「老」,閃一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