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造」挫敗 3大產業遭陸輾壓!慘…7500億補貼夭折

印度的鋼鐵、紡織等產業仍無法與大陸抗衡。(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外媒引述4位印度官員消息指出,印度總理莫迪已經決定放棄「生產獎勵計劃」。這項230億美元(約臺幣7500億元)的計劃已推行4年,儘管成功提振了製藥業和手機制造等產業,但在鋼鐵、紡織和太陽能板製造等領域,印度業者仍難以與中國大陸進行價格競爭。

路透報導,印度政府承諾若參與計劃的公司在特定期限內達成既定生產目標,即可獲得現金獎勵。莫迪政府期望於2025年前,將製造業佔印度經濟比重提升至25%。富士康、印度巨頭信實工業等約750家企業已參與該計劃。

不過,據路透社取得的政府文件和信函顯示,許多參與計劃的企業遲遲未開始生產;此外,已完成目標的企業卻面臨政府遲發補助金的問題。

印度商務部指出,截至去年10月,參與計劃的企業共生產價值1519.3億美元的產品,僅達政府設定期望值的37%,而政府僅發放17.3億美元的獎勵金,達標率不到8%。

報導稱,此計劃有效提振了製藥業與手機制造業等,然而鋼鐵、紡織和太陽能板製造產業難以與中國大陸低價競爭,其成效不盡理想。

兩名政府官員表示,生產獎勵計劃終止並不代表印度放棄振興製造業,而是正在着手規劃替代方案。該計劃推行4年以來,製造業在印度經濟佔比已下滑至14.3%。

負責監督計劃的莫迪辦公室和商務部尚未對路透社的置評請求做出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