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動物園,“出圈”客自來(提振消費一線觀察)

本報記者  姚雪青

模特身着品牌潮服,踩着動感節拍,一場時裝秀,引來上百名觀衆。

“太特別了!誰能想到這裡不是秀場而是動物園!”來自江蘇蘇州的遊客楊婕感慨。

江蘇省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如今是全國知名的“網紅打卡地”,去年吸引遊客近800萬人次。這裡還是衆多品牌的“活動首發地”,時裝秀、新品會、電影地推活動等頻繁舉辦。

求新求變,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紅山森林動物園火爆“出圈”。

“我們就是要逐漸打破人們對動物園的傳統印象。”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說,“開發文創、聯合舉辦時裝秀、舉行新品會等創新嘗試,將科研、保護、文化、綠色消費等多元融合,爲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公衆提供更多消費選擇,更把動物保護、生態保護理念傳播給更多人。”

按照網上的攻略,楊婕和朋友預約了動物園自然學校的“晝夜營”,跟着動物保護教育老師,一路輕手輕腳,尋覓動物們夜間的本真天性。

安靜的夜晚,聞得到泥土的氣息,聽得見大自然“窸窸窣窣”的聲音。長頸鹿彎下脖子將頭靠在屁股上休息,小熊貓舒適地趴在樹上酣睡,猞猁警惕地觀察着四周。最令她開眼的,是狼羣“開會”的場景:先是頭狼伸長脖子發出“嗷嗚”的嚎叫,緊接着旁邊的狼羣也“嗷嗚”呼應。

“沒有動物表演、沒有投喂互動,在這裡動物是主人,我們‘客隨主便’。”動物友好理念和新奇體驗玩法,讓楊婕感覺妙趣橫生。

除了“晝夜營”,紅山森林動物園裡還有許多樂趣等待遊客解鎖。在場館內,看考拉稱重、猴子划船、棕熊摸魚;在咖啡店,與落地窗外一羣火烈鳥“對飲”;在紅山森林市集,白面僧面猴風箏胸針、小熊貓帽子掛件、水獺拉繩等文創新品,讓人忍不住“買買買”。紅山文創產品已有千餘種,銷售火爆。

隨着紅山森林動物園成爲“頂流”,其附近的酒店價格接近市中心水平;鹽水鴨、皮肚面、鴨血粉絲等小吃,登上熱門榜……以紅山森林動物園爲中心的消費圈,近年來不斷擴容。

“每年遊客中,南京本地佔23%,本省外市佔27%,來自外省的佔近一半。”紅山森林動物園副園長白亞麗介紹。

走出動物園的遊客,還會去哪?

網友整理的“紅山品牌形象地圖”裡藏着答案。城北萬象匯“空中動物園”、國創園文創店、1912咖啡店等與紅山聯名合作或者具有紅山品牌形象授權的商業場景,遍佈多個商圈及街區。目前,與紅山森林動物園聯名的品牌有50多個。

“我們去年就與紅山森林動物園合作過,今年再次攜手,打造更多互動體驗場景、開發有聲文創。”金鷹國際購物中心新街口店相關負責人說。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南京市想方設法開發和挖掘“紅山森林動物園”“南京新街口”等城市品牌形象,持續培育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推動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努力讓“城市流量”賦能“消費增量”。今年一季度,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323.11億元,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走出紅山森林動物園,楊婕滿懷期待,“我要儘早開啓下一次南京之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4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