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滋養心靈 文化福澤生活——記大同市龍園大文化大健康社區文化建設成果
夏秋時節的古都大同,藍天白雲是最美的底色,在城市裡的多個龍園社區裡,笑語洋溢、歡歌飛揚是最平常的景色。日前,第16屆龍園文化藝術節再次圓滿舉行,呈現了藝術水平超凡、演出陣容強大、組織策劃新穎的視覺盛宴,再次受到全城矚目。而這正是大同龍園社區近年來堅持“大文化、大健康、大美龍園”的社區文化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之一。
多年來,龍園社區以把創建文明社區作爲加強社區管理、改善居民生活、促進社區和諧的載體,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住在這裡的居民感受到滿滿的居住舒適感和精神歸屬感,成爲城市文明建設的動人風景線。
上水灣·龍園小區內,綠意蓬勃,花園錦簇,曲線水景臺層層疊疊,第16屆龍園文化藝術節在這裡唯美開啓,表演皆在實景裡,人景交融,宛若畫卷。
藝術節期間,追夢藝術團專場、兒童專場、舞蹈走秀專場、翔龍藝術團專場、龍園業主專場、大同市合唱協會專場依次登臺,無論是藝術工作者,還是普通的龍園業主,每一名參演者都傾情投入,格外認真,把這個舞臺視作綻放藝術激情的重大平臺,歌聲伴舞姿並美,童聲與合唱齊飛,吸引衆多龍園業主與市民慕名前來欣賞,人們由衷地感嘆:“龍園文化藝術節辦成了龍園搭臺、全市藝術愛好者都來登臺表演的盛會。”網絡直播讓藝術節贏得廣泛關注,觀衆紛紛留言點贊:“龍園文化藝術節,讓人看到城市文化的活力,感受到龍園業主的幸福。”
從2008年開始,龍園文化藝術節已接續舉辦了16屆。在2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大同翔龍集團在大同共開發了五個以“龍園”命名的小區,社區的規模不斷延展,而龍園文化藝術節的精髓卻始終如一,讓三萬多龍園業主在家門口享受一場場文化盛宴,樹起了龍園的文化地標,也樹起城市的文化風景。正如翔龍集團董事長李海龍所說:“龍園文化藝術節年年辦年年出新意,就是希望通過社區文化各個點的閃亮,助力古都大同城市文化更富活力。”
“翔龍藝術團又獲大獎!”近年來,在大同的各大媒體及自媒體,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新聞和充滿讚賞的感嘆。翔龍藝術團成立於2015年,是集合唱團、旗袍隊、舞蹈隊等爲一體的社區文藝團體,成員主體來自於各個龍園小區的業主。成立以來,藝術團致力於活躍業主文化生活,參加公益事業,並在各種城市文化活動中展現傲人藝術風采,成爲斐聲遠近的優秀藝術團隊,多次獲得省市級、國家級大獎,成爲龍園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和堅實砥柱。
翔龍集團大力支持藝術團的各項活動,免費提供活動場所,聘請專業的聲樂、舞蹈、形體、朗誦等老師爲隊員免費授課,並創造條件讓藝術團參加各項比賽演出,讓隊員們在各大舞臺上獲得豐富的演出經驗,使藝術團快速成長爲高水平、高質量的明星團隊。
翔龍藝術團的成員有一些是退休的藝術工作者,在這裡找到了藝術生命再次綻放的舞臺,更多的則是熱愛藝術的普通業主,通過不斷的藝術修習與錘鍊,更加充滿自信地追逐心中的藝術夢想。從成立之初,藝術團就懷着高遠的藝術夢想不斷追求卓越,從大同走向山西,走向全國,成爲聲名卓著的藝術團隊。
多年來,翔龍藝術團在省市及國家級活動中獲獎無數,不勝枚舉。最具代表性的是2017年,在全國廣場舞大賽山西賽區決賽中摘得山西賽區總冠軍,並代表山西參加全國總決賽,不負衆望獲得全國總冠軍。藝術團多次在全國性的藝術大賽中收穫合唱類、健排舞類金獎或冠軍,在省運會羣衆體育賽事活動中,亦以優異表現獲得金牌。
藝術團團長陳明利感慨地說:“藝術團成立十年,許多成員入團時已年過花甲,但時光似乎並沒有在她們身上留下印痕,在藝術團追逐着夢想,找到了歸屬,實現了價值,藝術讓每個人都年輕常駐。”
在各個龍園平日裡不間斷開展的各項創意獨到的文化活動,讓社區常年充盈着別樣的歡樂。
在親水灣·龍園,親子DIY趣味活動讓放假在家的孩子們放下手機與遊戲,與家長一起參與趣味互動,格外喜歡。兒童跳蚤市場上,攤主是一幫10多歲的孩子們,他們大聲吆喝、賣力營銷,有模有樣,給孩子一個充分鍛鍊的機會。
在水泉灣·龍園,備受當地市民喜愛的攉輪大賽讓業主踊躍參與,大家說:“獎品雖可喜,但和鄰居們交往更重要!”在新水灣·龍園,鄰里情在小區乒乓球賽中釀出越來越濃的親情味。在各個龍園小區,根據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以及紀念日等,物業每月都會舉辦主題活動,豐富居民生活,成爲龍園社區記錄鄰里情誼交流的美好時光。
一年一度的翔龍年會,成爲龍園物業與業主歡聚一堂進行才藝比拼、大展身手的舞臺。年會的舞臺上,各個小區的業主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富有創意而精彩紛呈,連續多年爲業主奉獻一場場品位高雅、歡樂祥和、精彩紛呈的年終文化盛宴。
在龍園各小區內,龍園大講堂、龍園老年大學、龍園家長學校、兒童圖書館等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家風建設等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天天有課上、週週有講座、月月有活動,成爲龍園業主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營造出溫馨和睦的社區氛圍。
親子關係和諧、鄰里關係和睦、幼有所讀、老有所樂,龍園小區在創建和諧文明社區的道路上收穫頗豐,這些觸手可及的美好,讓古都大同的城市生活更富活力、更具魅力。
新黃河客戶端:王葉 通訊員:馬靜波 史涌濤
來源:新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