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匠心耀酒城 創新醫療惠民生
四川省衛生健康領軍人才、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學術技術帶頭人、瀘州市“十佳醫生”、瀘州市“優秀科技工作者”、瀘州市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這些榮譽背後,是一位深耕口腔醫學二十餘載的“刀尖舞者”——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肖金剛。他以精湛醫術重塑患者生命尊嚴,以創新理念推動區域口腔醫療協同發展,更以赤子之心踐行醫者使命,讓優質醫療資源惠及更多基層羣衆。
數字化醫療:精準手術點亮生命希望
走進西南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3D打印數字化導板、種植機器人系統等先進設備令人目不暇接。肖金剛帶領團隊率先在川南地區開展數字化頜骨缺損重建、數字化種植牙技術,讓高難度頜面重建手術從“經驗依賴”邁向“數智驅動”。
2023年,雲南患者胡先生因下頜骨巨大腫瘤導致面部嚴重畸形,慕名找到肖金剛。經過數字化術前模擬和精準手術,他的下頜骨成功重建,半年後恢復咀嚼功能。“以前不敢照鏡子,現在能自信地笑了!”胡先生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將醫護人員身上所具備的品質,濃縮成“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這八個字,贈以錦旗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
2024年,醫院又爲一位患有嚴重牙周病和糖尿病的西藏患者完成高難度全口種植牙手術。肖金剛團隊在全面細緻評估後,在數字化導板的輔助下,進行了一次性無痛全口種植牙手術,讓患者重獲“口福”。目前,該院年均完成數字化種植手術超千例,技術輻射川渝滇黔結合區域,成爲區域口腔醫療的標杆。
創新引領:打造區域醫療新高地
作爲四川省臨牀重點專科帶頭人,肖金剛始終以創新驅動發展。他業務專長於口腔種植科和口腔頜面外科,多項技術填補了川南及川渝滇黔結合區域的技術空白,其中數字化外科技術結合數字化口腔種植進行血管化髂骨重建下頜骨缺損已達到全國先進水平,開展了口腔頜面部畸形缺損的修復重建與組織再生策略研究,研究成果先後在省內外27 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研究成果獲得四川省醫學科技獎二等獎兩次、國家發明專利2個、BITC口腔種植大獎賽總決賽二等獎一次。帶領口腔頜面外科2024年獲批四川省臨牀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科研上,主要從事脂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等成體幹細胞的分離、分化機制和口腔頜面部畸形缺損的修復重建及組織再生相關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111篇,SCI收錄論文49篇,其中IF>10的7篇,最高影響因子爲24.9,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2篇;作爲第一發明人獲批2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SCI收錄雜誌Chinese chemical letters、Cell Proliferation和實用口腔醫學雜誌編委,西南醫科大學學報副主編。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項目、四川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
在他的推動下,醫院建成川南首個數字化口腔醫學中心,並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德國波恩大學等國際頂尖機構合作,培養高層次口腔醫學人才。2022年,西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爲西部口腔醫學發展注入新動能。
薪火相傳:培育未來“健康守門人”
4月24日,肖金剛被評爲第四屆“中國牙谷杯”(2025)中國西部口腔醫學優秀研究生論文指導老師,這是他連續3年獲此殊榮。
“醫學不僅是科學,更是藝術。”這是肖金剛常對學生說的話。作爲博士生導師,他堅持爲本科生、研究生授課,親自示範手術技巧,培養學生的人文關懷意識。他創新的“雙師帶徒”模式,已培養碩士生51名、博士生9名,其中多人成爲基層醫療骨幹。
夜幕降臨,龍馬潭區的燈火與江面波光交相輝映。肖金剛的辦公室依然亮着燈,他正在規劃醫院下一步發展:“我們要讓瀘州的口腔醫療技術服務西部,讓長江之畔的‘健康答卷’更加亮眼。”(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