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小總額」4月正式上路 臺北榮總祭三大因應措施
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個別醫院總額上路後,將嚴格落實週六、夜間門診,僅保留必要科別持續開診,其他幾乎關掉;並嚴密監控醫學中心間不當轉診及不做「不必要的檢查」,呼籲民衆自動落實分級醫療,個別醫院總額纔會成功。本報資料照片
個別醫院總額下月上路,臺北榮總採3大策略因應。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總額新制上路後,將嚴格落實週六、夜間門診,除小兒科等必要科別仍持續開診外,其他幾乎關掉;其次,嚴密監控醫學中心間不當轉診,一旦發現立即通報健保署;第三,不做「不必要的檢查」。呼籲民衆自動落實分級醫療,個別醫院總額纔會成功。
陳威明說,北榮收治患者三分之一爲癌症病人,爲讓醫療資源用在最需要的病人,上任3年多來即要求週六、夜間門診,除小兒科等必要科別仍持續開診外,其他幾乎關掉,開設的夜間門診也要求醫師於晚上8點結束,最多延長到晚上9點,避免醫護人員過勞,也避免患者舟車勞頓、太晚回家,新制上路後會嚴格落實。
其次,北榮已開始監測急診轉診病人「是從哪些醫院轉來」、「病情是否危及」等,陳威明說,北榮不會拒收病人,但如果是醫學中心間的不當轉診,如臥牀、褥瘡、洗腎等患者,將立即通報健保署,並會監控轉診量有無突然暴增,「暴增就是有問題了」,將會持續觀察。
第三,不做「不必要的檢查」,希望大家養成習慣,陳威明說,在診間診治患者時,常看到患者在其他醫院的檢查,明明已是股骨頭壞死或嚴重關節炎,但其他醫院還是爲患者進行磁振造影檢查,「每次看到,我都會十分生氣」,這樣是浪費健保資源。因此,將要求北榮醫師自律,目前不論開立藥品、檢查都與醫師的績效無關,醫師不會多做檢查、多開藥增加收入。
陳威明說,開立藥品、檢查都與醫師的績效脫鉤,這是雷厲風行,絕不可以多做檢查、多開藥增加收入,另目前所有手術都不會延後,持續治療病人。
「我的任內,絕對不會調漲掛號費。」臺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北榮掛號費僅100元,爲的是照顧癌症患者等經濟弱勢族羣,此類患者需反覆進出醫院,不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但真的拜託、拜託,不要因掛號費便宜,輕症患者都到北榮就醫。」,他相信民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會自動落實分級醫療,個別醫院總額制度纔會成功。
陳威明說,北榮身爲國家級的醫學中心,是國家最後的醫療堡壘之一,任務是照顧急重難罕的病人,如果只是一般感冒,症狀爲一直咳嗽二三天,但沒有發燒、沒有喘,或是沒有外傷的膝蓋痛、腰痠背痛二三天,不是很嚴重,建議不要到醫學中心就醫,穩定健保點值,呼籲健保署應該對治理良好的醫院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