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戰爭臺股為何迅速拉回?他憂「騙砲多軍」 網揭三大差異關鍵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12日對伊朗發動無預警攻擊,在美國介入後,歷經12天結束。(美聯社)
近期以色列與伊朗爆發軍事衝突,臺股雖一度受影響而有所震盪,不過24日仍迅速拉回。一名網友在PTT發文提問,「爲何同樣是戰爭,當年烏俄開戰時股市重挫,這次卻只小跌後迅速拉回?」他坦言對市場走勢摸不透,甚至懷疑是否再度「騙砲多軍」。
原PO指出,2022年俄羅斯進攻烏克蘭時,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市場瀰漫利空氛圍,但如今以色列針對伊朗展開空襲行動,盤面卻幾乎未受重大沖擊,反而出現回穩甚至上漲。他因此感到疑惑,直言「戰爭利空蕩然無存」,質疑是否已進入「消息無效」的市場狀態。
對此,多數網友認爲兩場戰爭本質大不相同。有留言直言「俄羅斯是想併吞烏克蘭,以色列只是摧毀核設施」,認爲戰略目標差異導致市場反應不同;也有人指出「烏俄是全面陸軍戰、以伊只是飛彈射射」,不涉及地面部隊衝突,對供應鏈與全球市場的衝擊相對有限。
另一派則從「戰爭影響市場程度」切入,指出「烏俄戰爭牽動能源、小麥等原物料價格,伊朗則早已被制裁,原油也多由中國吸收」,因此全球市場對中東局部衝突的反應已「鈍化」。還有人補充「美國態度是關鍵,烏克蘭只能拖長戰線,但伊朗沒人真想幫,區域衝突很快就收尾」。
此外,也有網友認爲,經過烏俄戰爭洗禮後,投資人對戰爭利空已產生免疫,「這波根本不是戰爭,是飛彈表演」、「現在發現開打就加碼,黃金照漲、股市也能噴」,顯示市場對地緣衝突的解讀模式已出現質變,反應更偏向理性、甚至樂觀。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