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研|科技金融的城商行樣本:桂林銀行聚焦區域特色,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成 廣西桂林報道

“工業革命不得不等待一場金融革命。”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希克斯在其著作《經濟史》中曾論斷。當前,全球正處於康波週期的關鍵時刻,科技創新與金融資本的融合正孕育新一輪科技革命。

科技金融作爲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建立“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應有之義。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舉措正加速落地。

“廣西地區科技企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普遍存在輕資產、弱擔保的情況,又面臨創新能力不足、融資渠道狹窄等難點堵點。科技型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具有特殊性,例如資金需求量大、週期長、風險高等。”桂林銀行有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據瞭解,近年來,桂林銀行結合廣西科技企業發展特點,通過設立科技支行、成立科技金融實驗室、推出科技金融產品等措施,精準對接科技型企業需求,在“一行一品”上提供“融資+融智+融技”的“一站式、綜合性、全方位”金融服務,積極探索科技金融創新業務,構建桂林銀行“桂新科創”科技金融品牌。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跟隨桂林銀行走訪調研廣西多家科技企業,瞭解這家廣西本土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城商行如何求解傳統金融服務體系與科技型企業其融資需求、金融服務需求錯配這一行業難題,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

“目前,我們全系列產品行銷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尿液檢驗高端智造領域,我們可以說是佔據領軍地位。”桂林優利特醫療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優利特醫療”)常務副總裁唐雪輝向記者介紹了該公司產品市場情況。

據唐雪輝介紹,1984年,優利特醫療從日本引入國內首臺尿液分析儀,開始進軍醫療器械行業。歷經40餘年的發展,該企業從最早的模仿貼牌起家,到擁有自主研發能力,再到成爲國內專業研發和生產臨牀檢驗儀器的龍頭企業。目前,該企業產品系列拓展至血細胞分析系統、生化分析系統等多個領域,是科技部火炬中心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優利特醫療成長的背後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有力支撐。據瞭解,桂林銀行自2006年起,與優利特開始攜手合作,從一開始的只是在該行開立對公賬戶、辦理結算業務,到逐步深入服務該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截至2024年11月,該企業在桂林銀行綜合授信6.07億元;給予企業授信中,主要擔保方式爲保證擔保和知識產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佔比爲30%。

“我們選擇與桂林銀行合作,不僅只看貸款費率,更看重服務。”優利特醫療財務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隨着企業發展壯大,近年來,不少銀行紛紛向該企業伸出合作的橄欖枝,但相較其他銀行,桂林銀行除了提供更多元的融資渠道、更靈活的融資方案,還幫助企業提升自身資金使用效率、留住科技人才。

例如,桂林銀行爲該企業配套了專屬的“人才貸”,支持純信用貸款,通過靈活、便利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企業能攏得來人才、留得住人才;攜手企業走進社區、企事業單位等開展線下營銷推廣活動,並邀請企業進駐桂林銀行旗下的桂銀權益、桂銀直播間等線上平臺,開展品牌推廣、產品銷售,幫助企業拓展市場渠道。

此外,針對該企業計劃進一步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積極擴展業務的發展需求,桂林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通過梳理優利特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以龍頭帶鏈屬,以名單制的方式,通過產品創新和幫助鏈屬企業滿足其業務發展資金需求,助力鏈屬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做好科技金融發展的關鍵在於提高信貸資金對科技企業的適配性,爲不同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包含撮合、投行、信貸等在內的全生命週期、全流程鏈條、全場景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調研中獲悉,2023年,桂林銀行成立了“科技金融服務提升行動領導小組”並印發行動方案,提出要在3年內打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並通過設立科技支行、成立科技金融實驗室等舉措,精準對接科技型企業需求。

目前,在完善組織架構方面,桂林銀行已成立了專門的科技金融領導小組和科技支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其中,該行將科技支行定位爲推動科技金融的重要力量,通過設立科技支行,實現科技金融服務的專業化和精準化。

桂林銀行高標準打造桂林高鐵經濟產業園科技支行,服務工業振興 。(圖源:桂林銀行)

據桂林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行已在南寧、桂林、柳州等地市設立了11家科技支行,成爲廣西首家擁有科技專責支行的銀行。科技支行在考覈激勵和風控機制等方面,享有更多的政策傾斜,例如提高不良寬容度、條線年度考覈給予科技支行額外加分、制定科技支行額外獎勵方案等,釋放“敢貸”“願貸”動力。

“看不懂”“抓不準”科技型企業是過往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創新的痛點問題。在提升科技型企業風險評估和信貸技術方面,桂林銀行正圍繞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技術實力和市場前景等因素,構建科技型企業的評價模型,而非單一的財務指標。同時,該行亦積極探索“技術流”風險評估模式等類似嘗試,以更好地匹配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此外,2024年,桂林銀行還與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廣西首個科技金融實驗室。該實驗室主要聚焦科技型企業信貸評價標準、風險評估和風控模型、科技創新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等環節的研究,目前已完成了基本制度的制定、科技金融相關政策和行業研究等工作,並正在與區內外高校聯合開展農業全產業鏈評價模型、科技型企業價值評估等模型的研究。

桂林銀行與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廣西首個科技金融實驗室。 (圖源:桂林銀行)

在信貸產品供給方面,桂林銀行近年來創新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人才貸”等產品,以破解科技金融產品同質化現象。同時,該行還積極爭取地方扶持政策,爲科技企業配套貼息、獎補政策傾斜措施,例如運用“桂惠貸-科創貸”優惠貼息政策爲科技企業節約融資成本。

同時,桂林銀行還通過與廣西融資擔保集團合作創新銀擔合作模式,共同開展“科創擔”業務,爲科技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支持。在科技產業全生命週期服務中,桂林銀行還提供政策諮詢、協助申報科技企業等增值服務,助力科技企業發展壯大。

在做好科技金融衆多舉措中,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3月,桂林銀行發行20億元科技創新主題金融債。這是廣西區內法人金融機構發行的首單科技創新主題金融債券,募集資金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或國家政策支持的其他領域信貸投放,助力區內科技創新企業穩健發展。

一系列“組合拳”下,桂林銀行近年科技貸款餘額呈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超300億元,支持生物醫藥、醫療、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高科技含量產業企業900餘戶。“十四五”期間累計投放超1000億元,支持力度位列廣西城商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