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統思維營造高校優良作風
將黨風政風、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作爲評價辦學治校水平的重要“觀測點”
高校要堅持系統思維,以黨風政風爲引領、以師德師風爲示範、以校風學風爲方向,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
當前,全黨正深入開展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高校要瞄準教育強國戰略目標和任務要求,持續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以優良作風匯聚廣大幹部師生幹事創業合力,爲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提供堅實保障。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高校要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在作風建設上率先垂範、走在前列。一是要提升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使命意識。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引領廣大幹部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築牢作風建設的思想基礎,堅持高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二是要強化服務國家戰略的政治責任。高校要自覺主動將國家戰略需求內化並嵌入至自身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當中,充分發揮高校作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交匯點的獨特優勢,以過硬的作風建設在教育強國建設中勇挑重擔,在學校高質量發展與國家戰略需求的同頻共振中,進一步凸顯高等教育在現代化強國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三是要提高現代化治理的能力水平。積極應對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等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的變革要求,提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氣神,激勵擔當作爲,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等高校綜合改革,將黨風政風、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作爲評價辦學治校水平的重要“觀測點”,進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和育人質量。
高校要堅持系統思維,以黨風政風爲引領、以師德師風爲示範、以校風學風爲方向,推動作風建設向縱深發展。一是加強黨風政風建設。對於高校而言,黨風政風是學校各級班子、領導幹部身上展現出的精神風貌,歸根結底是黨性原則的行爲外化。作爲高校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查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方面存在的問題,主動站在事業改革發展的最前沿、服務師生的第一線,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二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高校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將作風建設作爲教師集中學習的重要內容,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爲主線,健全教師思政和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拓展師德主題教育載體、強化先進典型培育選樹、深入開展師德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自覺做學生爲學爲事爲人的“大先生”,努力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三是加強校風學風建設。每所高校的校風學風都是在經年累月的辦學歷程中、在一代代師生接續奮鬥中積澱而成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師生精神氣質。高校要深入挖掘宣傳優良校風學風形成“背後”的校情校史,將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師道文化等融入“大思政課”建設全過程、思政工作各環節、校園文化建設各領域,涵養教師教風、學生學風、管理幹部作風,以此營造同向同行、風清氣正的校園育人氛圍。四是一體推進黨風政風、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三者看似各異,實則均關聯作風建設。高校要將黨風政風、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同部署、同提升,只有顆顆“子”齊齊落,才能達到滿盤皆活的實效。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廣大幹部師生深刻體悟蘊含在黨的創新理論中的共產黨人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將一體推進黨風政風、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作爲重要工作任務,納入學校全面從嚴治黨責任體系、校內巡察監督指標,加大違紀違規問題、師德師風問題的查處力度,推動形成各單位職責明確、協同高效、常態長效的作風建設合力。
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十餘年來,黨風政風顯著改善,社會風氣持續向上,作風建設已成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鮮明標誌。高校要以更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協同推進作風建設與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紀律建設整體佈局,持續培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崇德尚教的育人環境,在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的新徵程中書寫更加出彩的“高校答卷”。
(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26日 第03版
作者:陶好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