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系統化金融支持破解民企融資難題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召開了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聚焦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堵點難點問題,旨在通過政策協同與金融創新,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注入更強動力。五部門聯合會議表明中國金融支持民營經濟從“碎片化”走向“系統化”的新階段。
民營企業作爲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經過改革開放以來40多年的發展,已在中國經濟社會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貢獻了中國經濟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90%以上的企業數量。當前,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加大對民營經濟的金融支持,不僅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舉措,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金融資源的有效配置能夠引導資金流向創新和高技術產業,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通過金融支持,民營企業能夠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核心任務之一。五部門聯合發力破解融資難題,釋放出深化民企融資改革、加大民企金融支持力度的積極信號。根據此次會議精神,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將重點實施以下關鍵舉措。
首先,今年將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擇機降準降息,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並將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確保資金精準滴灌至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這一舉措將確保資金精準滴灌至實體經濟最需要的地方,爲民營企業提供更爲充足的資金支持。
其次,全面落實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023年11月,我國印發了《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 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提出了支持民營經濟的25條具體舉措。這些舉措要求金融機構樹立“一視同仁”理念,持續加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隨着這些舉措的全面落實,將爲民營企業提供更加全面、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支持。
再次,拓寬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支持民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現發展壯大。金融機構需強化金融服務能力建設,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股、債、貸等多元化融資渠道。除了銀行提供間接融資以外,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對民營經濟發展同樣重要。抓好“科創板八條”“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十六條”“併購六條”等政策的落實,將爲民營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政策支持。同時,強化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和產品創新,持續發揮“第二支箭”的撬動引領作用,進一步拓寬民企直接融資渠道。這些措施有助於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提升融資效率,並促進民營企業更好地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
此外,會議還強調構建“全鏈條”融資支持體系,強化監管引領,推動完善融資配套機制,共同營造更優的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五部門首次聯合行動,明確建立跨部門政策協調小組,破除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間的信息壁壘,推動財政貼息、擔保增信、風險補償等工具聯動。各級工商聯需要充分發揮橋樑紐帶和助手作用,深化調查研究,搭建對接平臺,會同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提升民營企業融資可得性和便利性。這些措施將優化融資環境,有助於民營企業實現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
總之,加大金融支持民營經濟力度是穩定經濟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涉及多個方面,需要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此次五部門協同發力,通過工具創新與制度保障雙向突破,可以有效提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能力,爲其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需要持續關注各個層面執行細則及市場化激勵具體措施,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微觀主體,顯著增強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和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