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開始走下坡路,或有8個跡象

一個學校發展如何,有沒有前景,不能光聽學校領導的介紹,也不能光看學校官網的吹噓,而要深入到學校內部調研。倘若一所學校出現以下幾點徵兆,或者以下幾點特別突出,或意味着這所學校有走下坡路的徵兆,需要及時正視問題和提出解決措施。

01

以抓老師考勤爲主業

必要的考勤制度是單位管理中基本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考勤容易散漫,可以說嚴格考勤制度是達成單位目標的重要途徑。然而過分強調考勤制度,將考勤制度作爲管理教師的主要手段,效果會適得其反。

要知道多數教師是有自己的職業操守的,必然能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完成教學工作,根本不需要學校的督促。倘若一味地要求老師簽到刷臉,看似是爲了整頓工作紀律,實則是學校領導對教師的不信任,想通過考勤的方式來監督教師,牢牢把老師拴在學校,爲學校的前途鞠躬盡瘁。

面對嚴格的刷臉簽到制度,老師們只能照辦,把簽到當作下意識的習慣和頭等大事,定鬧鈴、在辦公桌上寫提示等,生怕因爲某次沒簽到被扣分扣錢,會不會生出“幹不幹活沒關係,只要簽到就可以”的想法。

在不信任人的冰冷制度面前,老師們戰戰兢兢,感受不到學校的人文關懷,又時時被監督着,被困在學校,眼界被遮擋,又該如何去引領學生感悟大千世界的美好。當考勤制度嚴苛到一定程度時,“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人心渙散的局面也自然漸漸浮現出來。

02

評價制度不科學,獎勵制度不公平

教師工作是一項複雜的工作,有些可以被量化,有些很難量化。即使可以量化的部分,如果評價制度不合理,就很難反映出教師的工作效果。

按照國家規定,應該對教師德、能、勤、績四個方面的評價,但不少學校主要看教師的教學成績,畢竟有數據可以對比。然而有些學校的成績考覈制度不科學,不顧班級實際情況,只按指標多少來評價,忽視了教師客觀努力的結果。

就拿高中來說,高考獎勵的分配是按考上一本的人數來確定的,有的班級生源好,教師稍微努努力,就能出成績,拿到不少獎勵;有的班級生源相對較弱,教師付出很多努力,將原來成績較差的學生考上一本,也只能拿一個指標的錢,長期以往,教師的客觀努力沒有被重視,積極性很容易消退。

考覈之後,自然是爲了予以獎勵。學校在獎勵方面存在兩個極端,一是平均主義,幹好幹壞差距不大,沒有辦法調動到全體教師的積極性;二是獎勵差距過大,班主任和優質班個別教師跟其他教師差距在幾倍以上,其他部門工作人員更是少得可憐,這也挫傷了教職工工作積極性。

考覈制度不科學,獎勵制度不公平,都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影響學校的長遠發展,會使學校“走下坡路”。

03

喊口號、畫大餅、忽悠老師

某些學校領導總是將“選擇教育,就選擇了奉獻和清貧”掛在嘴上,藉以鼓勵老師要安心從教,總是要求老師要懂得奉獻和付出,克服一切困難,要以校爲家,卻忽視老師們應該享有的待遇和權利。

爲了激發老師的教育熱情,某些校長總是給老師描繪學校未來的宏偉發展,要求老師克服當下的困難,不要糾結什麼福利待遇,要有高尚的師德,視金錢如糞土;總是喜歡喊口號、開空頭支票和畫大餅,如辦成什麼事給老師什麼獎勵,但事後卻以種種理由不予兌現,讓老師一次一次失望,自然不再相信學校領導的話。

喊口號、畫大餅、忽悠老師自然是可以激發教師的幹事熱情,但畫得過多反而會讓人噎着,食之無味,給了教師欺騙的感覺,進而產生躺平思想,不利於學校的良性發展。

04

會議過於頻繁,老師們疲於應對

開會無可厚非,傳達上級部分的文件精神,知曉教育動態,對教學也有較大的幫助,而且也可以聆聽教師的意見,更好地推動學校的發展。

然而頻繁的開會,卻是領導念着文件,重複着以往的主題,只顧着自己唾沫橫飛,完全不在意教師的意見,然後裝模作樣得出自己想要的結論,聽得老師尷尬連連,一點實際東西都沒有。

爲什麼要開會,一來是爲了顯示某些學校領導的存在感,二來是爲了顯示學校某些領導對某某問題的重視,三來是爲了積累素材做宣傳,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但卻沒有解決任何問題,還讓教師們疲於應對,甚至部分老師要犧牲教學時間去開會,學生自主上自習,回頭還得自己加班補回來,敢怒不敢言。

一天總是開會卻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的學校,看似一天熱熱鬧鬧,但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萬事都重要,教學靠邊站”,那麼誰會真正踐行“教學爲中心”的口號,必然引發教學生態環境的惡化。

05

某些學校領導不懂教育瞎折騰

目前的學校管理者,絕大部分是教師出身,因爲工作業績突出,或者其他因素,躋身領導崗位後,往往會以工作忙爲由,脫離一線教學崗位。從關心學生到關心教育局,從研究教材到研究文件,從天天上課到天天開會,可以說,與教育教學相去甚遠。

然而教育行業不同於其他行業,沒有實踐做基礎,靠一腔熱血,空談理論往往會碰壁,適得其反。

但是部分校領導不甘總體指導和頂層設計,總覺得一線教師做法落後,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故而花重金去優秀學校學習經驗,將其模式複製到自己學校,卻忽視了自己學校的情況,最後搞得一團糟,反而責怪老師們不努力,沒有認真領會領導的意思和優秀經驗的精髓。

要知道,天下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也絕不會有包打天下的教育模式。或許執意學習其他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不但不會產生教育真理的火花,還會讓更多一線教師思維模式趨於慌亂,丟掉自己的“特色”,讓很多老師不會教書,讓教學質量難以保證,何談學校的良性發展。

06

奉行利益至上,缺乏人文關懷

某些學校奉行利益至上,尤其以民辦學校最爲突出,想方設法榨乾教師的勞動價值,來實現學校利益的最大化,而罔顧教師羣體的職業感和幸福感,讓老師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整天圍着學校和學生轉。

在這些學校領導看來,教師就是他們花錢請來的員工,就該老老實實地爲學校服務,不該有個人價值的存在,學校讓你幹啥就要幹啥,不能有任何條件可講,講了就說明你沒有大局意識,不懂得爲學校前途着想,一頂大帽子壓下來,讓老師們不得不從。

你生病想休息,他會給你講無私奉獻,可以適當扛一扛,扛到不能動的時候;你有事想請假,他會給你畫大餅,可以適當拖一拖,拖到事情解決……總而言之,在他們眼中,你的事情永遠是小事,不值得一提。

有些學校缺乏必要的人文關懷,絲毫沒有尊重教師和學生的想法,尤其是在安排工作的時候,沒有做溝通和交流,往往採取命令式的安排,沒有考慮到教師存在的困難,總是以顧全大局克服困難爲由,強制教師參與他們所安排的工作。

07

華而不實,熱衷於擺拍、宣傳

在當下社會,對於學校而言,適當的宣傳是有必要的,可以把學校做過的事情推送給家長,擴大學校的影響力,幫助學校樹立正面的形象,本是極好的事情。然而有些學校卻將宣傳工作走偏了方向,爲了宣傳而宣傳,認爲宣傳做得好,學校就能發展得很好。

在這種思想主導下,事事都是小事,但擺拍、宣傳則是大事。要麼認爲任何學校活動,活動本身不重要,但是做資料、擺造型、發微信公衆號卻很重要;要麼經常拉着學生和老師擺拍宣傳、弄虛作假,搞得宣傳工作風生水起的同時,很難有精力放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上,學校發展可能深受其害。

華而不實,熱衷於擺拍、宣傳,看似重視宣傳工作,實質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既會讓教師覺得學校不重視活動的本身,可能會對以後活動不加重視,影響活動本身的質量;也會讓學生覺得學校華而不實,或將會影響到他們將來對於人生、對於社會的看法。

08

評優評獎,缺乏客觀的標準

除卻一些需要親自參加的比賽外,一些榮譽獎項的分配,部分學校領導有很大的決定權,自己拿完之後,也會分配給一些肯爲自己幹活的老師,用於籠絡人心。至於獎項公示,要不放在假期,要不就放在一些不被人關注的角落,等時間一到,立馬就撕掉,結果符合相關程序,讓其他老師找不到質疑的地方。

看似高明的做法,實則會寒了不少教師的心,要知道多數教師還是比較在乎學校評優評獎的,一方面是學校對自己工作的肯定,另一方面涉及到職稱評定,關乎個人利益。

倘若學校評優評獎沒有客觀標準,很容易爲某些學校領導所誤用,因人而設置評選標準,用評優評獎籠絡人心,極可能產生腐敗。既是對努力工作教師的否定,無法激發教師的幹勁,也會影響學校的校風教風,對學校的發展極爲不利。

當一所學校正處於上升階段時,也必然是充滿活力和人心思齊之時,可當一所學校以上幾方面表現突出時,也往往意味着這所學校開始有走下坡路的徵兆了。然而學校走下坡路,學校領導難辭其咎,只是希望及早發現問題,使學校向上發展,這纔是緊要的任務。

— END —

來源 | 晨閱浮一白統籌 | 周彩麗 校對 | 齊麗濤《教育家》雜誌投稿郵箱:gmjyjzz@126.com新媒體投稿郵箱:jyjzzxm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