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整合2千名地主、1.8萬坪土地 賴正鎰:新鬆町都更像搭上火箭
賴正鎰 記者遊智文攝影
鄉林建設(5531)董事長賴正鎰今天指出,鄉林「新鬆町計劃」推進速度像搭上火箭,短短一年內就進行整合19個都更案、2000名地主、約1.8萬坪土地,約新鬆町計劃的16%,總銷約2006億元。
賴正鎰表示,都更整合推進速度可以如此之快,主要是周邊地主已經看到「鄉林中山賦」已經蓋起來,且房價表現還不錯,不僅即將有新房子,且爲地主保值又加值,自然能讓更多地主積極加入都更,整合能量才能像是搭上火箭般的加速前進,不僅可以讓參與都更的地主不需要再等太久,也可達到催促更多地主加入新鬆町計劃的具體效果。
他表示,鄉林知道地主等都更太久了,將加快整合,維持每年2至4個案的送件節奏,確保開發動能與市場競爭力,鄉林會努力完成11萬坪、總銷1.4兆元的新鬆町都更計劃,讓中山區加快華麗轉身,成就臺北最美純住宅區。
新鬆町整合地圖 鄉林提供
賴正鎰今天並公開最新完成設計圖「吉林四案」3D動畫,率先導入北市府今年七月底新修正實施的「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將「綠容率」入法的立體綠化思維納入設計,在陽臺增設綠化植栽設施,讓臺北市中心首次出現定位清晰的純住宅聚落,不僅2D平面街道綠美化,更兼具3D立體垂直綠化,將翻開中山區生活新篇章。
他強調,與去年公開計劃藍圖的不同,今年的宣佈重點是「落實成果」,進行的19個都更案,又以「吉林四案」基地最大,鄉林全心投入,花七個多月就將全街廓整合完畢,面積約1360坪。
賴正鎰表示,首案「鄉林中山賦」現在已經蓋到五樓;「吉林四案」已完成建築圖,正進行後續都更的行政流程,待送北市都委會審查覈可後即可申請建照。
新鬆町新街廓示意圖/鄉林提供
「農安二案」已過都市更新事業計劃門檻並完成平面設計;「吉林七案」、「民權一案」接近都更同意門檻,準備進入規畫設計。
繼「鄉林中山賦」之後,四個跑最快的都更整合土地3600坪,總銷約350億元。其餘的14案的都更同意比例也都超過五、六成,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陸續通過都更事業計劃門檻,準備送都市更新委員會審查。
賴正鎰表示,「新鬆町新城計劃」原本要分6期,15年進行,但地主意願高,且執行效率快,原本前兩年應是進行一、二期,如今進度超前,預計明年就可正式推進至三期、四期規劃,中山區將在「新鬆町」的帶動下,逐步形成北市最大純住宅聚落,併成爲臺北市都更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