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林「新鬆町計畫」進度超前 賴正鎰:一年整合19案
鄉林「新鬆町計劃」進度超前,董事長賴正鎰表示,一年整合19案,目標提早到10年完成。記者藍鈞達/攝影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今天在「新鬆町新城計劃」公開週年記者會指出,鄉林一年內就進行整合19個都更案、2000名地主、約1.8萬坪土地,約新鬆町計劃的16%,總銷約2006億元。進行的19個都更案,以「吉林四案」基地最大,鄉林全心投入,花七個多月就將全街廓整合完畢,面積約1360坪。
賴正鎰表示,將維持每年2至4個案的送件節奏,完成11萬坪、總銷1.4兆元的新鬆町都更計劃,讓中山區加快華麗轉身,成就臺北最美純住宅區。
鄉林同步揭露「吉林四案」平面設計藍圖與3D動畫影片,「吉林四案」就在「鄉林中山賦」旁的另個街廓,兩個社區彼此之間各退縮4米的獎勵開放空間,加上兩側人行道各4米,及原有巷道8米,就有24米棟距,而原本8米巷弄同步將轉型爲行人徒步區。
賴正鎰表示,「新鬆町新城計劃」原本要分6期,15年進行,但地主意願高,且執行效率快,原本前兩年應是進行一、二期,如今進度超前,預計明年就可推進至三期、四期規劃。
他強調,新鬆町新城計劃絕對不同於市區傳統商住混合開發,「新鬆町」以純住宅爲核心,明確劃清與既有建築型態的差異。今年更率先響應臺北市府推動的「新建建築物綠化實施規則」,將「綠容率入法」的概念融入規劃設計,打造陽臺、屋頂等立體綠化設施,讓建築猶如一棵大樹,成爲城市降溫與減碳的助力。
爲了要求建築師創新設計,賴正鎰還找了兩位外籍建築師與鄉林的設計團隊同步進行規劃設計。
鄉林還要在一樓獎勵開放空間推動「色彩計劃」,廣植觀賞性樹種,像是2、3月先後有「櫻花及黃花風鈴木」盛開;進入3、四4月的春季則有「流蘇花」綻放;10月可賞「秋楓」;11、12月「無患子」樹葉全部變黃的季節性變化,欣賞到一年四季不同樹種呈現的豐富顏色轉換,而退縮區設置座椅、街頭造景及藝術雕塑。
賴正鎰強調,在規劃階段便融入美術館、博物館及畫廊等藝文展覽空間,同時計劃引入星巴克、誠品或蔦屋書店、高端診所、麪包店、時尚精品店、超市、藥妝店等高質感生活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