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劃線,亂信不如不信

各區初三一模都考完了,我自己的學生和志願指導的家長陸續給我報成績和詢問劃線參考,另外也有不少家長後臺和私信我劃線。

截至此刻,我個人認爲大致靠譜,出入不會太大的劃線只有四個區,分別是荔灣區580/720,增城區613/720,花都區611/720,黃埔區553/690。注意,沒有官方,只是我個人認爲相對合理的數字。

衆所周知,本應承擔定位和劃線工作的教育部門不作爲,多數學校踢皮球,因此現在根本沒有可靠的官方劃線。因此,所有流傳出來的劃線,要麼是一些相對有擔當的學校依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劃的線,要麼是自媒體不知道怎麼來的劃的線。

爲什麼我不發劃線?因爲我不想做這些拍腦袋的事情。真的,每個自媒體,不管是文字還是直播,都有他們的受衆,你亂寫不如不寫。我能夠感受到家長很慌,但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確定就是不確定,如果隨便寫個數字,更慌。

荔灣區是最早一模的區之一,我在五一前兩天就陸續收到了好幾位家長給我報分,來自不同學校。其中三位學生分數極其接近,都在595/720上下。我長期跟蹤他們,瞭解他們的水平,能相對穩在第一梯度線以上。

加上以我對荔灣區的瞭解,荔灣區學生的反饋,以及我做的自己數學科的卷子難度,這時候我就知道按照720算的話,荔灣區的一梯線很可能在585以下。但我沒發出來,只是第二天在一所學校的自媒體會的時候和我熟悉的幾個小夥伴分享了我的看法。

晚上,不少人就發了我第一梯度605的所謂預測圖,我一眼看就說了不可能這三個字。第二天這張圖就傳開了,起碼看到五個自媒體再發,另有好多家長髮我然後焦慮地說這下慘了。我一個個苦口婆心說真的不可能,信我,也即是580上下。

又過了兩天,荔灣區某所學校發的是583,另外看到了580分的版本。我感覺這個大致是正確的,直至現在,我基本認可了580的版本,也用了這個版本。

沒有官方劃線,梯度線怎麼估?答案只能是收集一定量的數據,多做對比!一兩個學生是不夠的,因爲他們考試有波動,一定要多幾個。我那幾個自己熟悉的學生同時考了595左右的分數,我判斷他們不會集體考差到掉出第一梯度線10分,所以我堅信網上傳言鐵假。但我也拿不準具體應該是多少,因此也沒有公開發。

正因爲學校有足夠多的學生,並且學校老師瞭解他們自己學生的水平,所以拿捏得相對準一些(只是相對,沒有絕對)。所以從學校出來的數據相對可信,只要我相信是學校流出,我就採用。哪怕這幾年很多自媒體衆籌收集成績(我也收集過,今年不收了),其實也不準,因爲你不知道學生平時如此,發揮如何,很難。

所以,我還是傾向採用學校流出的數據,我有一些相熟的學校老師,有時候會報給我,我同行的小夥伴也有各自熟悉的學校,他們也會去問。

回到開頭,我發出來的四個區第一梯度線,來源都是這樣的,我覺得相對靠譜。至於其他區,有的區估計這兩天就會有了,比如越秀區按照經驗可以留意省實的線(其實我看到了但懷疑是去年的,所以先不發)。

最後,我相對各位焦慮的家長說的是,剛出成績這會的劃線,很可能就是一些自媒體爲了流量拍腦袋來的,或者一個拍了腦袋之後其他看到了不假思索轉發,把圖搞成自己的。因爲你們想看,他們儘早發了就有流量。

到處信,不如不信,讓子彈飛一會兒。

此外,難度太大的區,對中等或者成績一般的學生來說,分數容易失真。比如荔灣區難度較大,黃埔區也是壓分嚴重,對頂尖學生沒事,對普通學生心態容易崩,你就很難完全說每降40分就是一個梯度。

所以,除了用分數來定位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僅僅侷限於一個數字,要相信努力會有回報,要相信付出會有收穫。同時警惕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達給孩子。